当前位置

: 短文原创文章 原创美文 浏览原创文章内容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shortarticle 短文网 2021-10-26 16:35:05 8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是《金刚经》中的句子,也是整本书的精义所在。昨天有读者问我是什么意思,我回答说我也不知道。今天再去看时,发现已经有很多读者提供了自己的答案,讨论得还挺热烈。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看完他们的回答,对于这句经文具体说什么,我还是不知道。字面的意思总是能理解,自己理解不了有他人的答案,他人不能解惑还有许多书籍做讲解和注释。但对于我而言这依然不是知道,因为这句话说的是某种具体方法。用无所住的方法,达到生其心的目的。而我本人,从来没有经历过无所住的状态,也并不曾见过由此升起的清净心。所以,即便看过字面上的再多解释,我依然是不知道。

古文难懂,不妨换一种表达。我说“小火炒糖色”,五个字看起来都懂,也都能理解。但是,如果你从未做过,甚至没有下过厨房,对于小火炒糖色这件事情你就是不知道。我那么写,是因为我炒过多次,已经变得相当熟练。我知道糖会碎裂,会化液,会起泡,会逐渐变色,我还知道火大火小会有什么不同效果,因此我可以很坦然地说出这句话。而且我觉得是实话,并没有隐瞒。

如果我并不曾下过厨房,没有在那么多年里经受刀伤、油溅、蒸汽烫伤,无论我看多少本菜谱,看多少段烹饪视频教材,我还是不知道什么叫“小火炒糖色”。但凭借着我丰富的阅读和观看经验,我也的确可以在这个问题上发表一些个人见解,甚至真做饭的人看了还会很赞同。但问题依然在那里:无论我说多少,我都无法亲手炒一回糖色。这才是本质。

世间有些义理不是用来思维的,它只是行动的路引。没有行动而空谈义理,其实谈不出什么结果来,只是看上去很热闹的样子,就像是一群根本不下厨房的人聚拢来讨论一道菜怎么做才对一样,比较谁的理解更为精准深刻,而那盘菜永远不会出现。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一见到都知道要破题,题眼就是“住”和“心”,接着就可以阐发什么是住,住什么,什么是心,具体什么心。于是,就觉得自己懂了。很简单嘛,不住色声香味触法么,升起清净心么,无所住就是不执著么,心就是实相么。那么,为什么要无所住呢?因为人们执为实有的一切,并不是恒定不变,没那么牢靠。由于执著,以为恒常却时时遭到无常的打击,人就会陷入无穷无尽的烦恼和痛苦中去。以上这些都可以从书上查到。

可是,真正的问题在于:你为什么会接受万物非实有的观念?在这个问题下面一层,还可以接着问:这个观点的升起,是因为你思维所得,信心所得,还是你实践所得?万物非实有,这是个观点,如果是思维所得,一个杯子一把椅子不好好地在你面前么?你不是可以触摸,可以移动,还可以改变它们的状态,你如何思维这种具体的存在是非实有的?

如果是信心所得,只是看到这个观点就深具信心,那么有没有可能你是个狂信者,天生就倾向于去相信?和观点正确与否没有关系?只要能有一点打动你,你就要去相信?如果是实践所得,那么你多大程度上可以随时保持一种心态,见到一个杯子的时候认为存在这个杯子的实体,但是这个实体却是短暂的聚合状态,临时有个名字叫杯子。以及,多大程度上在面对任何人和事的时候,都能保持这种心态,随时提醒自己一切不过是暂时的,是易变的,终将是要毁败的?不要老想着用个锦盒小心翼翼地保存起来,作为传家宝。

我猜,讨论“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人里,大概少有人能够随时观察到成住坏空的变化,体认到无常的存在,由此生出强烈的愿望去无所住。我还是因为期待一台M2电脑而兴奋,因为最终出来一台M1 MAX而生气,所以我也依然缠绕在MacBook,住于笔记本电脑,没有得到解脱。那我怎么能说我知道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有问题是好的,但问题就是个下金蛋的鹅,未必然需要立即求得一个答案,那样就等于是杀掉了这只鹅,失去了未来所有的金蛋。人们觉得立即弄懂一个问题很重要,得到答案很重要,我却觉得保持这种好奇很重要。心中怀抱着问题,行走在世间,走得足够久之后,答案会自动显现出来,那时候的答案才是属于你的,而不是从别人那里借来的。

最好不要重蹈我的覆辙,背了一肚子名词解释,结果该原地蹦多高还是蹦多高。


本原创文章为短文网原创文章频道原创美文栏目收集自网络,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