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短文原创文章 原创美文 浏览原创文章内容

《光阴》读后感1000字

shortarticle 短文网 2022-03-06 15:28:33 3

《光阴》是一本由申赋渔著作,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9,页数:15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光阴》读后感1000字

《光阴》读后感(一):一年的日子如何规划?试着看看二十四节气

现在是2021年,每周有7天,无论是学生还是上班族,都比较期待周末或节假日,因为能够休息,而且还有一些活动可以参加。

但无论是公历纪年还是星期制,实际上都是西方的方法,我们中国的农历已经有很多人忘记了,或者说只是生日的时候看一下,当然还有一些如春节、端午等传统节日。

但事实上中国的传统历法也有很多浪漫的元素,能够引发美好的联想,比如著名的二十四节气。

作家申赋渔在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光阴》中,将流传千年的二十四节气做了全新的阐述,在他的笔下,每一个节气都有着生动的故事,每一个故事都包含着中国人独有的宇宙观。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很多人都听过这首节气歌,但对立春、立夏、立秋、立冬、雨水、小满、处暑、小雪、惊蛰、芒种、白露、大雪、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清明、小暑、寒露、小寒、谷雨、大暑、霜降、大寒等二十四节气没有很好的把握,觉得他们只是中国古人顺应四时劳作,依循节气安排起居饮食的产物,早就过时了,但实际上所有质朴拙趣的日常,早已渐渐演变为独特的中国文化传统、中国式生活艺术。

比如,句芒、祝融、蓐收、玄冥,这些看上去非常陌生的名词,其实是春夏秋冬四官官名,后来演变成为春夏秋冬四季的神名,现在仍然出现在节气和各种民间画像中。

再比如立春时的迎春打春咬春,每一个都蕴含了中国人对新一年的期许和盼望,同时也充满了浓厚的团聚氛围。

清明时的祭祖改火,也是非常可贵的一种习俗,当然现在改火很多地方都做不到了,毕竟已经换上了燃气,但从另一种形式来琢磨,也是一种难能可贵的财富。

白露时的取坠露酿酒,这一点让笔者想起来网络大v李子柒,她的每一部作品都不紧不慢,把我们古人的韵味拍得十足,真是一种享受。

大雪时我们可以做什么呢?天太冷,想想“孙康映雪”,特别励志

孙康是1000多年前的晋朝人,小时候家境贫寒,但特别喜欢读书,由于白天干活没时间,就想晚上看书,但家里又没有油灯。

孙康问父亲,父亲说油灯很贵,如果买了油灯,家里可能就吃不上饭了,孙康只能作罢。

有一年冬天,下起了大雪,特别冷,大家都躲在屋子里,孙康往窗外望去,发现在月光下,雪地里倒是非常亮堂,看书没有问题。

于是,孙康披上衣服,拿了本书就坐在雪地里看,从此每当下雪的时候,孙康就到雪地里读书,虽然手脚都长满冻疮,但他一点都不后悔,因为他看了很多书,学到了很多道理。

后来,孙康如愿考取了功名,最终官拜御史大夫,也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光阴》中还有很多感人的故事,那些能够让我们找回过去,找回我们中国人的根。

《光阴》读后感(二):光阴可惜 譬诸逝水—《光阴:中国人的节气》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光阴似箭,岁月如梭”“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每当提到光阴二字,那种人生紧迫感随之而来,惜时胜金,千金散尽还复来,光阴似箭不回头。关于光阴,读书人大约还喜欢《颜氏家训•勉学》里的名句“光阴可惜,譬诸逝水。当博览机要,以济功业。”光阴,就是一年四季,春夏秋冬,日引月长,流光韶华……

《光阴:中国人的节气》作者申赋渔是著名专栏作家,1970年11月生于江苏泰兴,为金陵报告文学学会会长、江苏省作家协会签约作家、中国作协会员、东南大学人文学院特聘教师、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南京日报专栏记者,长期进行“新新闻主义”写作。申赋渔从事新闻工作20年,2016年起专门从事写作。申赋渔曾先后为《杭州日报》、《福州日报》、《天津日报》、《南京日报》、《西安晚报》、《石家庄日报》等媒体撰写专栏,作品先后被《读者》、《人民文摘》、《海外文摘》、《青年文摘》、《杂文杂刊》、《半月谈》、《青年博览》等数十家杂志刊登和选摘,具有较大的社会影响力。申赋渔作品内容涉及历史、文化、人文、环保等领域。作品多次入选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向全国青少年推荐优秀图书”,并被评为新浪年度十大好书、腾迅华文十大文学好书等。著有“个人史三部曲”:《匠人》、《半夏河》,《一个一个人》,2012年,出版《一个一个人》;2017年,《诸神的踪迹》在上海首发;2018年,出版《君子的春秋》;2020年1月,出版《战国的星空》。

《光阴:中国人的节气》是申赋渔笔下一本关于中国人的二十四节气的书,也是一本关于美好的记忆、诗意的生活和理想生活的书。“二十四节气”是中华上古农耕文明的产物,农耕生产与大自然的节律息息相关,它是上古先民顺应农时,通过观察天体运行,认知一岁中时候、气候、物候等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每个节气都表示着时候、气候、物候,这“三候”的不同变化。二十四节气,表达了人与自然宇宙之间独特的时间观念,蕴含着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内涵和历史积淀。它不仅在农业生产方面起着指导作用,同时还影响着古人的衣食住行,甚至是文化观念。作者申赋渔通过介绍每个节气三候、传说、文献记载、故事和民俗呈现了中国古老的农耕文化田园牧歌的生活和天人合一顺应自然和谐共生的哲理,本书语言生动有趣又诗意随性,将现代的我们带去了宁静祥和的农耕生活,感应着自然律动的节奏和百代光阴的荏苒,自由而又浪漫,神秘而又智慧,生生不息循环不止。看《光阴:中国人的节气》悟到了哲理:顺应自然,契合时令,循序渐进,不误光阴。一本好书就是一年四季常读常新,这本放在案头的书我会用一年的光阴紧随一年的节气一再温读的。

《光阴》读后感(三):光阴可惜 譬诸逝水—《光阴:中国人的节气》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光阴似箭,岁月如梭”“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每当提到光阴二字,那种人生紧迫感随之而来,惜时胜金,千金散尽还复来,光阴似箭不回头。关于光阴,读书人大约还喜欢《颜氏家训•勉学》里的名句“光阴可惜,譬诸逝水。当博览机要,以济功业。”光阴,就是一年四季,春夏秋冬,日引月长,流光韶华……

《光阴:中国人的节气》作者申赋渔是著名专栏作家,1970年11月生于江苏泰兴,为金陵报告文学学会会长、江苏省作家协会签约作家、中国作协会员、东南大学人文学院特聘教师、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南京日报专栏记者,长期进行“新新闻主义”写作。申赋渔从事新闻工作20年,2016年起专门从事写作。申赋渔曾先后为《杭州日报》、《福州日报》、《天津日报》、《南京日报》、《西安晚报》、《石家庄日报》等媒体撰写专栏,作品先后被《读者》、《人民文摘》、《海外文摘》、《青年文摘》、《杂文杂刊》、《半月谈》、《青年博览》等数十家杂志刊登和选摘,具有较大的社会影响力。申赋渔作品内容涉及历史、文化、人文、环保等领域。作品多次入选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向全国青少年推荐优秀图书”,并被评为新浪年度十大好书、腾迅华文十大文学好书等。著有“个人史三部曲”:《匠人》、《半夏河》,《一个一个人》,2012年,出版《一个一个人》;2017年,《诸神的踪迹》在上海首发;2018年,出版《君子的春秋》;2020年1月,出版《战国的星空》。

《光阴:中国人的节气》是申赋渔笔下一本关于中国人的二十四节气的书,也是一本关于美好的记忆、诗意的生活和理想生活的书。“二十四节气”是中华上古农耕文明的产物,农耕生产与大自然的节律息息相关,它是上古先民顺应农时,通过观察天体运行,认知一岁中时候、气候、物候等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每个节气都表示着时候、气候、物候,这“三候”的不同变化。二十四节气,表达了人与自然宇宙之间独特的时间观念,蕴含着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内涵和历史积淀。它不仅在农业生产方面起着指导作用,同时还影响着古人的衣食住行,甚至是文化观念。作者申赋渔通过介绍每个节气三候、传说、文献记载、故事和民俗呈现了中国古老的农耕文化田园牧歌的生活和天人合一顺应自然和谐共生的哲理,本书语言生动有趣又诗意随性,将现代的我们带去了宁静祥和的农耕生活,感应着自然律动的节奏和百代光阴的荏苒,自由而又浪漫,神秘而又智慧,生生不息循环不止。看《光阴:中国人的节气》悟到了哲理:顺应自然,契合时令,循序渐进,不误光阴。一本好书就是一年四季常读常新,这本放在案头的书我会用一年的光阴紧随一年的节气一再温读的。

《光阴》读后感(四):一本书体会田园牧歌、岁月静好,请珍惜这样的“光阴”!

“小时候真傻,居然盼望着长大”,老舍有一部作品以这句话命名,光是这个名字就足以使人泪流满面。光阴,是多么无情,带走了我们那么多甜美的记忆。

小时候,画在手上的表没有动,却带走了我们最好的时光。长大后才明白,成年人的世界,从来没有简单二字。——申赋渔《光阴》

无论怎么去回忆,也无法再尝到当年的美好,有时候想起来,总恨自己“无能”,为何就没有努力记牢那些光阴呢?

最近,偶然读到申赋渔的《光阴》,仿佛一下子回溯到了古老的年代,儿时的记忆怦然间喷发而出,似乎真真切切感受到了儿时那种温暖如春的美好。

申赋渔的这本《光阴》,基于中国浪漫的传统文化——二十四节气,讲述四季轮回,不同的节气不同的人间烟火。

1、诗情

小雪的晚上,万籁俱静,新醅的“十月白”酒已经烫好,红泥小火炉上,正烤着小小的糍粑,香气四溢。一阵风来,把门口的棉帘掀了一个间隙,细雪趁机洒落进来……

小雪节气前后,初冬的寒气偶尔会送来一场轻薄的小雪。这个时节,人们酿酒、打糍粑,围着火炉谈笑风生。

孩子永远对香喷喷的糍粑最感兴趣,打糍粑的时候他们窜来窜去,似乎比大人还忙,烤糍粑时,火炉上油亮焦黄的糍粑,永远是孩子们舍不得离开火炉的唯一理由,因为孩子除了吃,没人能阻止他们贪玩的心情

“小雪”是一个诗一样的日子,在漫长古老的岁月里,总让人相起昏黄油灯下那温暖的家。

2、画意

天还没有亮,爷爷就点了油灯,用木贼草擦去镰刀上的铁锈,沙沙地磨起来。在这沙沙声中,村中慢慢醒来。……

屋前的麦场上,爷爷扬了鞭,大声吆喝着,赶着牛碾谷。伯伯头上裹着一块毛巾,用长长的木锹,一下又一下,向高空抛着麦粒,让风吹去麦芒麦壳。

“芒种”是收小麦种稻谷的节气,申赋渔在《光阴》这本书里对这个节气,用了很多笔墨去描绘田野收小麦种水稻的场景。

我儿时的老家虽在岭南,但是气候和地理位置都不适宜种植水稻,因此我没见过种水稻,唯独对收小麦的场景记忆犹新。

犹记得,炎炎夏日,汗流浃背的父母在麦田挥舞着镰刀,金黄的麦田一点点缩小,我和姐姐在田里帮忙捡拾遗落的麦穗。等再大一些,还可以帮父母用背篓背小捆的麦子回家。

麦子收回家先晒着,然后去请村里那台重型打麦机,可能临近几个村共用一台打麦机,大家轮流排队,打麦机抬到谁家,大家就去谁家帮忙打麦子。往打麦机里送麦穗的,挑走麦秆送上麦垛的,搭起麦垛的,运送麦子的,一群人忙碌着,整个院子都是热闹的。

后来有了轻型打麦机,家家户户都有一台,一家人慢慢打麦子,场面再不似从前那般热闹。

3、梦中的儿时

大寒之后,年味越来越浓。集市上铺满了年画、春联、糖果、爆竹,人头攒动,一派喜庆……

申赋渔在《光阴》里描绘大寒之后,人们忙着置办年货的热闹场景,让我感觉穿越回了小时候。

小时候最盼望过年,平时吃不到的只有过年的时候才能吃上,新衣服也唯有过年才能奢侈一回去店里买。

年前赶集是最令人兴奋的事,即便是在水泄不通的乡镇集市上,挤得只能看见前面大人的脚后跟,心里也是乐开了花的。

过新年、穿新衣,长大后,这些愿望变得很容易,却因为没有了期待而再不似从前那般美好了。

小寒时节,天气越来越冷,屋檐上垂下的冰凌,都要碰到头了。

老家住的土房子,现在还住着。小时候过年,屋檐下的冰凌能垂下很长很长,可长大后好像再也没看到过屋檐下的冰凌了,也不知道是因为气候变了还是人变了。

结束语

《光阴》里,申赋渔用文字和插画,带领我回到了田园牧歌的生活,就像是做了一场美美的梦,只要再翻开这本书,这个美梦就还可以继续。

申赋渔的《光阴》讲述了关于二十四节气的24个不同的动人心弦的故事,在那些故事里,我们看到中国人的浪漫,看到了中国人对自然的崇拜,也看到了中国人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向往,就如同这本书里,精美的插图,优美的文字,读起来是一种极致的享受。


本原创文章为短文网原创文章频道原创美文栏目收集自网络,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