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短文原创文章 原创美文 浏览原创文章内容

《刀锋》的读后感大全

shortarticle 短文网 2021-03-06 19:28:00 9

《刀锋》是一本由毛姆著作,时代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8.00,页数:367,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刀锋》的读后感大全

《刀锋》精选点评:

●毛姆的《刀锋》,在我眼中是他最好的作品,无论是《月亮与六便士》还是《面纱》都难以望其项背,而且方文华先生翻译之流畅让我手不释卷。 就像作者在文章的最后所写的,"我虽然无写成功之意,但此书的确是一部关于成功的小说",无论是拉里,艾略特,伊莎贝尔,格雷还是索菲,苏珊娜还有作为讲述者的毛姆,他们每个人都是成功的,只是成功的方向不一样,而且作者在塑造这些人物的时候,并没有给人一种心灵鸡汤般的劝导,反而让人觉得称心如意,毛姆的工笔由此可见一斑。 在我看来,毛姆塑造这些成功人物的目的不在于炫耀他们的发家史或者奇遇经历,而是在于指出几种人生的道路,所以我觉得没有必要对其中的任何一个人物进行过度的褒奖或者一昧的贬低,就像当年明月在《明朝那些事儿》里面写的一句话:成功只有一个,就是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度过人生。

●2018-07-04 我能感到,最大的幸福必然来自于精神而非物质。但精神上达到什么状态才能称之为幸福?过度追求精神会不会与现实脱节?刀锋难越,但又跃跃欲试,岂不是让自己一直背负着过重负担?书里没给答案,也不知拉里到底在追求什么,崇高得太过缥缈……还是该在精神和物质之间找到平衡吧,根本是把生活过好。比《月亮与六便士》平缓、丰富,但不及它激情澎湃、对比强烈。更喜欢《人性的枷锁》。

●其实有些不太明白,或许我再长大些才会懂

●这本书开始了蛮久,终于在今天这么一个下着小雨的暖冬下午听着爵士看完了。拉里的人生境界不是我这样的俗人能理解的,他忧郁、温柔、让人心生怜惜,但却注定不会为任何人停留。倒是艾略特,觉得他市侩精明,却对身边人饱含感情。这故事其实挺琼瑶,自由不羁人见人爱的男一,美丽迷人的女一和深情多金的男二,第六章最有深度,我却草草翻过。我还是太浅薄吧,我觉得爱最重要。最后两章读的时候恰逢无线电静默,大约更加让我加深了对拉里的不满吧。也许日后心平气和再重复一下第六章会有不同的感受

●很喜欢里面哲学的讨论部分

●很流畅,很对胃口的译本,四五天看完的。探寻理想,如何去做,而又如何摆脱枷锁。世界之大,拥有地方容得下那些独特的的生活方式。

●我喜欢那个妓女

●我怀着极大的希望,看看作者能开出怎样的药方,结果又是俗烂的那套“印度哲学”,失望透顶。不过,配角们的描写倒是非常精彩,值得一看。

●爱死了毛姆。

●毛姆厉害,翻译挺好

《刀锋》读后感(一):杰出的布局能力

在这个故事中,毛姆是个杰出的旁观者。

每个人都有所追求,每个人都追求到了所得。而“我”在与他们相处、交谈中见证帮助了他们的所得。

思特里克兰德和拉里一样,都是为了所求随心所欲,而伊莎贝尔是幸运的,及早离开了他。毛姆见证了她从少女到少妇的蜕变,也见证了她和拉里的越走越远。两个人注定要走不同的路,因为价值观的不同。

一直觉得伊莎贝尔是睿智的,能看清,能断舍离,能认定走下去的路却也摆脱不了女人的“圣母”情节。

将这么多人物关联在一起,是他的叙事才能在穿针引线。

《刀锋》读后感(二):随意感想

看完全书,对于西方人从骨子里溢出来的傲慢有了更深的认识。 他们自诩文明人,艾略特更是认为巴黎是唯一适合文明人居住的地方,住在其他的地方,能叫生活吗?有点好笑,自诩文明人却做着不文明的事情。 对于拉里,我打心底佩服这种人,不为外物所扰,专注的追求内心的东西。或许物质生活在世俗看来一团糟,但是本人内心宁静满足我就觉得很了不起了。 伊莎贝尔是一位很自私的人,她只爱自己,并且感动于自己对拉里的爱,她偏执的认为拉里是处男有点搞笑。但是对索菲做的事让我真的觉得厌恶。她们一起吃饭那就很明显的故意在索菲面前夸酒的美味,挑起索菲的欲望。 有点意思的是毛姆问拉里去印度时候有没有见过绳子魔法,印度有没有我不知道,但是我在聊斋里看到过几乎一模一样的故事,想来蒲松龄摆摊送茶收集故事时候也听到了这一段吧www有种东西方时空交错的感觉。 这个版本的装帧和内页我都很喜欢,因此买的书,但是翻译真的一般般,还有好多处错字,语序颠倒,明显的缺字漏字,真的怀疑有校对过吗,总之不推荐购买这个版本

《刀锋》读后感(三):安宁是最让人嫉妒的生活状态

“尖利的刀锋很难躲过;

所以智者言救赎之路荆棘遍布。”

看的是方华文的译本

喜欢毛姆的《月亮与六便士》,所以买来《刀锋》

他的书的内容,从这两本书看来,都在探讨精神与物质世界

有意思的是,两本书中的主人公都是不拘于世俗眼光,去追求精神世界安宁的人,而且最后也都找到了内心的归属,算是“成功”的结局

拉里的上帝只存在于他自己的心中,他在苦寻的是一种善恶本源的答案,如何才能参透世间万物,达到无极的境界,但这种脱离了尘世烟火味的崇高理想,并不是每个人都有为之抛弃一切的勇气,书里塑造的拉里形象让人钦佩与喜爱,但我觉得现实中敢于追随的人也是寥寥无几,率真,坦诚,随性以及随心,真的是很吸引人的品质了

在我看来艾略特叔叔真的是一个很可爱的人,即使作者以旁观者的高姿态批判过他虚荣的处世观,但我依然觉得他不乏是一个热爱生活与富有同情心的善良的人,他在努力帮助身边的人达到他认为最好的生活状态,价值观不一样的时候,你怎么能轻易评判一个人的好坏呢

然而,我现在依然还是迷茫,没有找到让自己安宁的答案,拉里也是读万卷书破万里路,体会人间百态才有了顿悟,我就没什么好抱怨的了

人还是要努力热爱生活,在我浅显的认知里,精神与物质的富足,起码要有一样才可以安于尘世

《刀锋》读后感(四):一个与利刃没有关系故事

在当当上读的,买了挺久以至于都忘记是谁的作品,越过译序和序章就读了起来。当拉里的形象逐渐显露出来的时候,我立马翻看了前面,果然是毛姆的作品。

毛姆这个人很早以前就有耳闻,但读他的书是近两年的事情。记得那本《月亮与六便士》,第一次有一书让我一口气读完,读到很晚很晚,然后坐在阳台上哭了很久。那是他较早些时候的作品,而这一部是他70岁时候的作品,相比第一部淡很多,但感染力依旧,可见作者力道的控制更加成熟而缓和。

我看过的小说在自己所看书目中所占比例并不算太高,毛姆的这两本书是评价最高的。其他基础的暂不说,他对故事叙述的急徐控制得非常好,虽然单线叙事,但每一次插叙都是恰到好处,不多不少不早不晚,以致让我怀疑作者是否研究心理学的。功力最高的还是塑造这样的一个人物。拉里,言语不多,事迹或者经历也并无过人之处,事事都没有按照他人预想的去走,思想总是游离在别人的理解之外,而且没有解释,就是这样。就是这样一个普普通通的人,却震撼心灵。

当然,这样的说法是非常主观的,拉里在书中也只是吸引了作者一个人的注意力,在故书本之外他是否也像故事中一样呢?这不得而知,我只能说这样的一个角色打动了我。不能造次地说自己跟拉里相似,毕竟自己的经历更加普通,甚至缺乏像拉里一样对人生的执着追求与思索,但我又的确是这样的一个人。永远无法向别人说得清自己,也似乎永远在不被理解当中,但我不愿放弃。

《刀锋》读后感(五):涟漪

疑惑是关于拉里的一切之源头。

十六岁的他还只是个热爱飞行的男孩,成为了一战中的飞行员,并亲眼目睹他的朋友“捣蛋鬼”为保护他而死在战场。当他看到一个精力充沛、心地善良的小伙子变成了一具血肉模糊的躯体,看上去好像从未有过生命似的。

“我想弄清楚到底有没有上帝,弄清楚为什么有邪恶,我想知道灵魂是不朽的,还是人一死,灵魂也跟着消亡。”

本书的故事围绕着拉里寻找“答案”的过程展开。登场的人物,每个我都很喜欢,特别是索菲,她的堕落如拉里所说是纯洁高尚的。索菲本有像天堂般的生活,在意外爱人去世后自愿坠入地狱,沦为妓女、酗酒、吸毒,但依旧是拉里唯一想娶的女人,下面是书中拉里心中的索菲。

“她有一颗可亲可爱的灵魂,满怀热情、有追求、慷慨大方。她的理想是高尚的。即便她寻求自我毁灭,最后以悲剧告终,里面也蕴含着高尚的因素。”

至于拉里最后是否找到了答案,我想从第六章里每个人都有不同理解。拉里最后选择的生活是回美国做卡车司机,因为毛姆一句话他会攒够钱买辆出租车在纽约开出租,和开篇总挂在嘴边的逛大街一样莫名其妙却暗藏智慧。下面以使我很有感触的话为结尾。

“也许,如果我按照自己的规划去生活,便能对他人产生影响这种影响也许就跟投石入池一样,激起了一圈涟漪,没什么大不了的,但第一圈涟漪会引起第二圈涟漪,第二圈涟漪又会引起第三圈涟漪。很可能会有一些人从我的生活方式中学到了满足和平静,他们就会将其传授给其他人,于是一传十十传百。”

:时代文艺出版社这版大家应该都是当当打折时候买的吧,除了装帧有点儿简陋没大毛病。


本原创文章为短文网原创文章频道原创美文栏目收集自网络,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