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短文美文 经典美文 浏览美文内容

随笔:那年中秋

shortarticle 短文网 2022-03-16 07:03:29 3

随笔:那年中秋

那年中秋,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小编整理了经典美文,欢迎欣赏与借鉴。

随笔:那年中秋

随笔:那年中秋

“快摸摸,你的耳朵还在吗?”我对三妹大声嚷嚷。妈妈说,用手指月亮,月亮会割了你的耳朵。

两个小脑袋凑在一起,仰头望着又大又圆发出银光的月亮,悄悄伸出小手指,跃跃欲试又互相推诿,“你试试”、“你指指”。终究,比我小一岁半且从小胆大的三妹禁不住怂恿,伸出手指快速指指月亮,然后迅速捂住耳朵。

中秋惯例是要吃月饼的,吃货的我却不喜欢吃月饼。但爸爸说,中秋节必须吃月饼。爸爸很爱吃月饼,无论什么馅的,总是大口大口吃得好香好甜。

月亮升上来了,哥哥帮着妈妈把小圆桌、竹椅子搬到院子里,我和三妹蹦蹦跳跳端着小木凳跟在后面。圆桌摆上大茶缸,还有大圆盘里切成小块小块的月饼。爸爸半躺在竹椅上,我和三妹一左一右围坐两旁,哥哥挨着桌边,妈妈手里挥着大蒲扇,时不时扫过一阵清凉的风,我们全家在皎洁的月光下开始守夜。

妈妈说,她小时候必须通宵守夜,外公外婆家规很严。我们三兄妹也兴奋得唧唧喳喳,纷纷誓言守至天明。我们缠着爸爸讲故事,爸爸讲偷吃灵药飞天的嫦娥,讲月宫里砍着永远也砍不断桂树的吴刚。三兄妹抬头望着月亮,努力在依稀的月影中辨认着嫦娥、吴刚、桂树……

哥哥,三妹和我最终还是没能熬通宵,爸爸妈妈各抱着睡眼惺忪的小姐妹,催促着瞌睡迷些(方言)的哥哥回屋睡觉。

1995年3月7日,三妹去了天堂。

2009年8月31日,爸爸陪三妹去了。

中秋的月亮还是又大又圆,我却没了妹妹和爸爸。

随笔:那年中秋

曾经当过兵的我,想起军营里的`第一个中秋节,总有一点淡淡的伤感

我们的营房,在距公路五米的土岗上面,是典型的黄土高原窑洞,顶上长满了青草,没有围墙,四周是高高的白杨。中秋的月又圆又大,照着黄昏的土山,山上没有树,只有待收的谷物,在月光下呈现一抹轮廓。营房离县城五公里远,所以静静的,只有远处城里偶尔闪烁的礼花光彩。

连队中午举行会餐。在相对贫穷的当地,我们的伙食还是很好的,八菜一汤,比平时多了鸡、鱼等菜,每人一瓶啤酒。除了连长和指导员举杯说些祝福的话,全连战士都言语不多,一顿会餐都在沉默的情绪中,每个人心中都积蓄了太多的情感,也许只有晚上对着月亮才能释放出来。

晚饭后,每个班里都分了月饼,果品。班长把它们摆在自己房门前的小桌上,我们班长特意把探家带来的张弓白酒拿出来,每人倒了一小杯,说了几句祝福的话。慢慢的月亮高起来,话也多起来,每个人都说着家乡的中秋风俗。忽然邻班响起吉他和歌声:“十五的月亮,照在家乡,照在边关.......”不一会儿,全连都唱起了这首歌。唱着唱着,战士们都流泪了。月已上中天,我依然没有睡意,独自走到营房边,点上一只烟,望着远山恍惚的影子,心里有一种东西在涌动:年迈的爷爷奶奶此刻是否在赏月?肯定在牵挂从小抱大的我吧!父亲在喝酒吗?母亲今年又烙了我爱吃的饼吗?小弟弟调皮地和妹妹在争抢苹果吗?他们都在想我吗?泪悄悄地滑下……

熄灯号早已响过,无眠的我枕着月光,思绪在飘……

随笔:那年中秋

尖锐的汽笛声还在远处回荡,车厢内早已人群涌动。跨下车门,望着这个陌生的城市,顾不得思索其他,只是觉得这里是我梦想必须进过的地方。

南方的大地总是惊人的热,让人没由来得烦躁。所以第一次相遇,我并没有记下他的样子也没有打算与他相识。也许是上天太过无聊便编撰一个故事,让我们演绎了一场相识,只是相识而已。

我们很巧合的成了同学,又很自然的相识。转眼中秋来临,离家近的同学都回家了,我们这些离家远的孩子有很自然的凑在了一起。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我们以求能够相互取暖来缓解我们对家的想念。那天晚上我们一起吃了晚饭,然后一起去里操场。

还记得那晚的操场分外的热闹,月亮也是出奇皎洁明亮,还有那些摇曳的孔明灯更是让我永生难忘。记不得那晚你喝了多少酒,也不知道你什么时候去买的孔明灯。我只是记得我们聊天聊得好开心,你说遇见我是你最幸福的事,我忘记了开心,忘记了感动。只是感觉那晚的风很柔很温馨。

我们一起在每一个孔明灯上写下我们的愿望,然后一起轻轻的稳稳的把他们一个个送向浩瀚的夜空,最后一起看着它们慢慢的慢慢的升高,在升高,直到再也寻不见。看着它们我们一起诉说着彼此的愿望,一起猜测明天的我们会怎样。这样的场景无疑是一幅浪漫的画卷。

那年的中秋没有月饼却很甜蜜,没有亲人却很幸福。流走了年华,逝去了流年,留下的只有那年倾刻的温柔,倾城的浪漫。


本美文为短文网美文频道经典美文栏目收集自网络,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相关阅读

最新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