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短文原创文章 原创美文 浏览原创文章内容

自行车狠撞女童事件反转:母亲的处境中,藏着孩子的命运

shortarticle 短文网 2021-02-17 05:34:30 1

自行车狠撞女童事件反转:母亲的处境中,藏着孩子的命运

· 点击上方“晚睡”将我们设置为星标哦 ·

本文作者 | 晚睡

01

这几天网络上疯传一条令人气愤的视频:一位推着自行车的女子用车轮不断撞击一位瘦弱的女童,还多次掌掴女童。

女孩被打得几次跌倒,但还是不敢反抗,也不肯逃走,呆立在原地,看得人心疼死了。

关于这则视频幕后流传的故事更叫人愤怒,据说是打人女子随手丢垃圾,被路过的小女孩捡起后,女子感觉尊严受辱,便用自行车撞击小女孩,并怒扇数个耳光。

网友呼吁要把这位打人者找出来,一定要让她接受法律的制裁。

但事情在警方介入调查后出现反转,原来这位女子是那个女童的妈妈,还不是后妈,是亲的。

当天的情况是女孩在学校出现了扰乱课堂纪律的情况,还和其他学生发生纠纷,然后学校两次约谈这位母亲

母亲十分气愤,接女儿放学返家路上情绪爆发,无法自控,在大庭广众之下对女儿进行打骂体罚。

听说是亲生母亲打孩子,并无法令人松了一口气,相反,觉得更难过了。

如果是陌生人,代表是偶发事件,孩子可以寻求父母的保护,甚至造成的心理伤害也会小一点。

如果是父母,那很可能是常态,打孩子和男人打老婆是一样的,有第一次就有第二次,打顺手了停都停不下来。

看视频中母亲下手之重,动作之熟练,绝对不是第一次。

警方的处理依旧是我国的常规做法,“批评教育,并责令其带女儿去医院就诊观察,同时告知该女子教育子女要注意方式方法,不能用打骂来代替教育。”

然后当妈的当然也会给警方面子,表示已经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行为,并表示坚决不会再有下一次。

这真的是老生常谈的套路了,家长打孩子被曝光的事件屡屡发生,除非打得特别狠,打死了、残疾了,施暴者才会抓起来。

除此之外的皮肉之伤,不过就是和稀泥,训几句,恐吓恐吓,然后把孩子继续交到家长的手里。

至于回家里父母还打不打,父母在警方面前的保证能不能兑现,没有人确切的知道答案,可能警察也不愿意细想。

现实告诉我们,有的父母是停不下来的,很多“聪明”的家长学乖了,知道以后打孩子要躲在家里打,躲着摄像头打,这样更安全

所以这一场声势浩大的网络事件,会再次以轰轰烈烈的全民大讨论开始,然后以悄无声息的落下帷幕而结束。

02

作为一个比较传统的中国人,其实我对体罚的态度是相当宽容的,我不认为父母稍微有体罚情况就要被剥夺监护权,那也会加重社会负担,导致新的社会问题出现。

我们这代70后,几乎没有人没被自己的父母打过。

我妈小时候也会打我们,但她有几个原则。

第一从来不会打脸,她说脸代表一个人的尊严,打脸是很羞耻的羞辱,而且当我们进入青春期,就不打了,这个年纪可以讲道理。

第二每次打都不会无缘无故,突然袭击,而是要告诉我们哪天哪件事犯错了,错误的性质到底有多严重,用她的话来说就是每次都要解决问题,不是为了打而打。

第三我们无意或者不小心闯的祸她从来不会打,因为那不是故意的,她只惩罚有意为之的犯错。

她打孩子从来不用工具,会用手打屁股,拍后背,或者轻轻拧住我们胳膊上的肉,问,“错没错?”

姐姐和弟弟都很乖巧,一疼,会马上说错了,她就放手了。

我比较倔强,一直说没错,我妈就没办法放开自己的手,我俩僵持到后来,感觉她都快哭了,带着哭音问我,“说,你到底错没错。”

最后往往还是姐姐过来打圆场,“妈,她知道自己错了……”妈妈会如释重负的放手,给自己找个台阶,“知道错了就饶过你这回。”

小时候也怪过我妈,后来才发现像我这样的已经是很幸福了,有的父母打孩子更狠,吊起来打、棍子打飞的都有。

长大后我也做了妈妈,开始理解她。

我爸常年出差,一个要强的职业女性,带着三个孩子,又要干好自己的工作,又要教育好我们,学习不能落后,做人要有规矩,繁重的生活负担消磨了她的耐性,让一个本来很温柔的妈妈变得急躁。

暴力虽然是存在的,只是并没有给我们留下太多的心理创伤,现在说起来都是好笑的事情,比如我弟弟最聪明,我妈一举手他就马上求饶,从小挨的打最少。

我想之所以会这样,很重要的一点是我妈妈从来不享受暴力。

打孩子是她慎之又慎、思前想后的选择,是她在试着讲道理却无果之后的无奈。打了我们她会比我们还难过、沮丧、不安,总是会找理由哄我们说话,或者做点好吃的安慰我们。

那是一段母亲和孩子一起走过的艰难岁月,我们彼此伤害也彼此慰藉,所以也容易在日后互相原谅。

视频中的母亲推着自行车,想必家庭环境也不会太好,生活的压力压在她的身上,孩子又很麻烦,内外交困之下,孩子的闯祸又加重了“我是一个失败的母亲”的感受。

两次被学校约谈,肯定没少听老师的训话,当妈的脸上挂不住,憋了一肚子火。

还没有到家,这肚子火便憋不住了,当众开始动手,以教育的名义发泄自己的情绪。

自身的失败、教育的失败、生活的失败,多重失败感交织在一起,足够压垮她做出十分不理智的行为。

这一刻,孩子不再是她的孩子,而是她生活的敌人,造成她一切生活悲剧的罪魁祸首。

03

我是天津电视台《爱情保卫战》的忠实观众,在这个节目中我见过诸多奇葩,也见过很多存在心理障碍的人,但没有一个人能够像最新这期的女嘉宾那样引起我如此强烈的震撼。

这位雍女士结婚十一年,有两个儿子,与老公离婚两次、复婚两次,目前正在准备第三次离婚。原因是老公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不和她站在统一战线上。

她是怎么教育孩子的?

给孩子报了五六个兴趣班,星期六星期天都排得满满的,强迫孩子必须去,如果不去就会吵一天。

支持孩子和别的孩子攀比,别的孩子有孩子自己的孩子也要有,完全无视老公的反对,“哪个孩子不是要什么给什么,又不是给不起。”

如果你觉得这还不算过分,那么我就再说点过分的。

她要求上小学的大儿子必须每次考第一,只要不考第一,回家就骂,罚抄题,“不想得第一的孩子就不是好孩子。”

主持人赵川听了当场就炸了,“那我们的孩子都不是好孩子了?”

她不管别人的孩子,反正“我的孩子,就要门门品学兼优”,而且还语出惊人,“考第一这个要求不高啊。”

赵川问她,“你什么学历?”

她支支吾吾半天,“初中毕业。”

孩子才一年级,已经被她逼得考不好不敢回家,背着书包在隔壁楼道里哭,老公找了一晚上才找回来,回到家里她继续骂了一晚上。

赵川实在听不下去了,“你不害怕出事吗?”

她头一抬,“不害怕,考得不好还好意思哭?”

更恐怖的是,当主持人试图劝说她接受孩子成长的过程,“不考第一,你就能不爱他了吗?”

她斩钉截铁地回答,“不爱,不考第一就不是我的孩子。”

全场哗然。

情感导师陆琪问她,“为什么你自认为是家庭的领路人却搞得全家人都不快乐?”

她的回答简直毫无逻辑破绽,“因为他们不听我的,听我的就全都好了。”

“那为什么你也不快乐?”

“因为他们不听我的话。”

诸位导师轮番上阵,苦口婆心,“如果你的孩子也说为什么我的妈妈只有初中学历,为什么她不是大学生,为什么她身材不好,你会怎么想?”

你以为她会有所触动吗?没有,丝毫都没有。自始至终,她自己没有一点错,错误全都是别人的。

从来没有见过全场,从主持人到导师,众口一致地请求男嘉宾离婚,并且一定要争取到两个孩子的抚养权。

因为一个母亲,如果从小就灌输给孩子不能考第一名就代表你是一个失败者,你的母亲就不会爱你的思想,对这个孩子的一生将是一场可怕的灾难。

开始时,这个女人差点没把我气死,后来我只觉得可悲,这个看起来强势可恶的女人,其实完全是把自己对人生的期望和要求映射在了孩子身上。

她初中毕业,学历不高,为此自卑,就希望儿子学业出众,每次都考第一,给自己增光添彩。

她自己虚荣爱攀比,她就鼓励孩子和同学比拼穿戴,因为她知道那种赢过了别人的感觉是多么的爽。

她不爱自己,看不起自己,在她看来人必须足够强大和优秀才值得被爱,所以她不会爱那个不够优秀的孩子。

她固执地坚持自己的看法不愿意改变,代表了内心的虚弱,她害怕一改变就失去了自己。

当一个人逃避面对真正的自己,逃避了太久,甚至都意识不到内心深处这些恐惧、自卑、不安的存在了。

04

今天的这个话题可以接着昨天那篇文章谈,有的人是不愿意生孩子,有的人则不配生孩子,有的人将养孩子看作是一项艰巨的使命,有的人却随随便便,随波逐流地生。

还有很多人以为生孩子能够让母亲的生命更完整,认为女人生下孩子,就会自动成为母亲,也自动懂得如何教育孩子——非常无知。

德国政治家阿道夫·施特克尔认为:

“孩子不是爱情的替代品,他们不能代替破碎生活的母亲,他们不是用来填补生活空虚的物质。他们是一种责任,一种沉重的职责,他们是自由之爱最高贵的花饰,他们既不是父母的玩物,也不是父母生活需要的满足和不能实现的雄心的代用品。孩子,这是培养幸福的人的义务。”

孩子的幸福,建筑在父母的幸福之上。

很多人自己都过得不幸福,又怎么会知道如何让孩子幸福呢。

回到母亲身上,更是如此。

女人如何做女人,就会如何做母亲。

女人不幸福,就不会成为称职的母亲。

女人生活得过于艰难,也会难以履行好母亲的职务。

母亲对孩子的态度中,映射着她自己的生活状态。

母亲的处境中,藏着孩子的命运。

波伏娃说过:

“母亲和孩子们的关系,要从她的生活的整体形式上来确定,它取决于她同她的丈夫、她的过去、她的思虑、她自己的关系,以为在孩子身上看到灵丹妙药,是一种有害的,也是荒谬的错误……梦想通过孩子达到充实、温暖、自己不善于创造的价值,这是更加令人失望的骗局。”

当母亲对自己的生存状态总体满意时,她对自己的孩子便不会有潜意识中的焦虑和憎恨,也很少对孩子过于苛刻,更不是对孩子施加暴虐。

每一个绝望而暴力的母亲背后,往往都隐藏着一个孤立无援的女人,一个不作为的男人,和一个不幸福的家庭。

不真正改善女性的处境,盲目地谈论生育问题和教育问题,只能创造出更多不适合做母亲的女人,以及有创伤的孩子。

上文:杨丽萍被嘲人生失败,世界对不生孩子的女人为何恶意满满?

推荐:最好的婚姻是:你有病,我有药

- END -

本文文字原创,图片来源网络

作者介绍:晚睡,作家、情感咨询师,一枚斜杠中年码字工,喜好解读复杂情感迷局,关注女性独立与成长,已出版《晚睡谈心》、《帮你看清已婚男人》、《你配得起更好》。

晚睡新书推荐

晚睡新书《你的爱怎么了》,点击下图即可购买

喜欢这篇文章的话,点个“在看”吧!


本原创文章为短文网原创文章频道原创美文栏目收集自网络,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