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短文原创文章 原创美文 浏览原创文章内容

《骨未成灰》经典影评有感

shortarticle 短文网 2021-05-06 19:57:07 3

《骨未成灰》是一部由佩德罗·科斯塔执导,Vanda Duarte / Nuno Vaz / Mariya Lipkina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骨未成灰》经典影评有感

《骨未成灰》精选点评:

●摄影好 ,就是太无趣。

●极简的镜头记录着方泰尼亚的生活

●西班牙贾樟柯“行尸走肉”三部曲第一部。

●3.5

●老子看不懂,,西班牙男的女的都长一样迈?我性别都有点儿分不清楚。。

●好神奇的世界。。

●鏡頭裡的疏離,鏡頭外的冷漠。那個嬰孩是不是象徵著某種希望?但是男人卻無法承擔這樣脆弱的希望,他只想丟棄;而女人卻在尋找,卻又終於沒有找到。生活只是一場慢慢淪陷的儀式,冰冷而不關心,最後,或許走向了死亡。但是,那蕭瑟的巷陌,偶爾人來人往,滿耳嘈雜人聲,卻聽不分明。這個世界一片荒涼。

●方泰尼亚三部曲第一部,不是纪录片。编这种故事的人心理好扭曲。Vanda Duarte 又出现了,真像个男人。不禁怀疑第二部“No Quarto da Vanda”是伪纪录片?或导演的居心叵测。

●期待太高,有点儿糟心。

●首先,男人面相而女性身形的人物——还不止一个——的设置令人困惑;其次,见识了国外的贫民区,同国内的没有任何区别,这是此片最大的亮点;最后,这种故做深沉的推进风格只让人想到一个词:装逼。

《骨未成灰》影评(一):反正没看明白

镜头的极度简单,使得观众的注意力转移到他们扑朔迷离的关系上去。这种影调很有西西里风格。始终中性的镜头使得观众客观的分析镜头世界。但是这部电影又是一部极为形式化的东西,长静止镜头,在乘公共汽车去找艾多达的时候,声音先行好久,在艾多达检查克劳迪的女儿的手时,镜头特写在艾多达脸,她女儿的手伸向她的嘴,这个镜头语言是什么意思,没有看懂。

电影主要描写的是蒂娜和蒂娜的男人。克劳迪和艾多达,孩子是刻画他们的主要配角。通过这两个人物,电影触及的复杂的人与人的关系得以呈现。蒂娜和蒂娜的男人是两个极端的人物,两个人都以一种不同的绝望的姿态的活着,蒂娜好几次要自杀,她是有尊严的,在艾多达给她钱的时候,她说我有公家卡,把钱推给了她。而他的男人辗转在女人身边乞讨的过活。克劳迪和蒂娜以及蒂娜男人的关系是暧昧的。主导瞄向的是克劳迪和蒂娜的同性暧昧,但是在影片开头的时候,特写在克劳迪和蒂娜男人的手上,这两人关系也显得模棱两可。最后当克劳迪发现艾多达和他的男人在上床,她去艾多达家把蒂娜男人毒死了。这个地方是为什么,也没读懂。克劳迪这么做的初衷是嫁祸给艾多达?或是独占蒂娜的爱?或是感觉到了男人的可耻,所有的仇恨都给了蒂娜男人?艾多达这个角色是否也是双性恋呢?她为什么又去探望蒂娜?镜头的观点太偏向于女同了。

说到终点,自己疑惑的东西太多了。但是人性的那种无奈,人与人的那种复杂的关系,人的孤独,不被理解等等的这种调子还是挺喜欢的。

有人物的长静止镜头 暧昧的同性关系 女护士 打开的煤气

《骨未成灰》影评(二):心如死灰

“方泰尼亚三部曲”第一部,也是故事性最强的一部,当然,所谓的故事性也是针对后两部《旺妲的房间》和《回首向来萧瑟处》中几乎模糊记录片与故事片界限的影像风格对比得来的结论.......大量固定长镜头,面无表情的演员,简易的场景,大量局部特写,省去的信息,模糊的人物背景,这加大了揣摩人物行为动机的难度,或者科斯塔压根就没想让观众去揣摩单一的动机,而是将动机隐藏在日常生活片段,生存环境之中,如同《让娜.迪尔曼》和布列松的电影风格,极简,克制,冷峻,疏离。影片中角色身处的贫民窟昏暗,潮湿,破败,垃圾成堆,这样的外在环境如同角色的心理外化呈现,被上帝遗忘的角落,被上帝遗忘的子民,当贫穷占据着生活的全部时,一切反常甚至反伦理的行为都不再无法理解。

蒂娜从医院带着刚出生的孩子回到家后的第一件事情便是打开煤气罐企图自杀,而孩子被放在一旁,如此毁灭性的行为电影并没有作过多解释,但残破的生活环境似乎也说明了一切。随后男友回来后并没有做什么而是躺在床上,他似乎也有寻死的意愿……最后蒂娜醒来结束了这个荒唐的行为。第二天男人抱着孩子在人来人往的闹市区乞讨,最后一个好心的中年女护士给他怀中的孩子买了奶粉。可劣质的奶粉却让孩子得了疾病,男人将孩子送到医院,恰好也是女护士工作的医院。女护士出于内疚和责任心将落魄的男人和痊愈的孩子接到自己家住了下了,并和男人之间产生了情愫,谈不上是爱情,更像是两个孤独患者间的互相慰藉,同时,女护士干净,敞亮的公寓远比破败的贫民窟生活得更加舒适。随后,男人将孩子遗弃在了一个妓女的出租房外......他在昏暗的走廊上驻足观望,犹豫不决的场面让人窒息。过了不久男人去到妓女的出租房看望孩子,并试图将孩子卖给妓女,最终妓女答应了买下孩子……卖掉孩子对男人乃至蒂娜来说,都是减轻生活负担的最佳选择,这也让开头蒂娜带着孩子试图自杀的行为有了解读性。

而蒂娜的闺蜜克劳蒂则是女护士家的钟点工,她发现了男人与女护士之间无法言说的关系。克劳蒂有时会带着蒂娜来到女护士家工作,让蒂娜帮自己分担任务的同时也让蒂娜感受感受干净的公寓生活。随后克劳蒂由于生病将钟点工的任务交给了蒂娜,可蒂娜却在女护士家再次打开煤气试图自杀,最终被回家的女护士救了下来。女护士与蒂娜之间同样产生了某种情愫,女护士特意来到蒂娜家看望抑郁的蒂娜,结果最后却和克劳蒂的黑人男友睡在了一起.......而克劳蒂看到了这一切后,来到女护士家,看见蒂娜的男友睡在床上,她打开了煤气,并反锁了房门离开........这如同是一种报复,也是一种解脱。克劳蒂用谋杀结束了所有人混乱而无望的生活。

《骨未成灰》影评(三):Pedro Costa - 方泰尼亞三部曲 《托嬰風暴》

今年台北電影節的主題城市是葡萄牙的里斯本,選映了多部專題導演佩德羅柯斯塔(Pedro Costa)的作品,影展很有心地把導演的方泰尼亞三部曲-《托嬰風暴》《在凡妲的小房間裡》《青春向前行》-放在週日下午連映,也就成為了我對這位電影導演的初體驗。看片之前就知道這導演的作品不容易看,結果觀影過程也一如預期地十分辛苦,不過還是嘗試記下個人的感想。

方泰尼亞(Fontainhas)是位於里斯本的一處貧民窟,許多非洲移民居住於此從事最底層的勞動,平日以吸食毒品度過絕望的生活。Pedro Costa在前葡萄牙殖民地西非島國維德角拍攝他的第二部長片《瑪麗安的漫長等待》時,受當地人所託帶信到方泰尼亞,開啟了他對這個地區的認識。

《托嬰風暴》(Ossos - 1997)故事放在居住當地的白人角色,年輕女子蒂娜產下一子,但孩子的父親並不在身邊,禁不住傷心的她在家中打開瓦斯企圖帶著孩子自殺,男友正巧回來及時挽救母子的性命。不過男人趁著蒂娜熟睡時偷偷抱著嬰孩離開了,他遊蕩在城市為孩子乞討奶水,並打算找個好對象把孩子給賣掉,其間他遇見了一位好心的護士和善良的妓女。蒂娜的鄰居好友克勞蒂一邊安撫傷心的蒂娜一邊尋找男主角的下落,因綠際會下將蒂娜和護士牽連在一起,多角關係彼此間暗藏著難以名狀的慾望流動。

可能因為網友的關係,我初看時心裏戲稱這部為葡萄牙的蔡明亮,大概是因為不只一次男主角口渴打開水龍頭喝水的鏡頭讓我想到蔡明亮作品中的小康,那位中年的護士也像是陸奕靜會演的角色,克勞蒂為人打掃房間的工作讓我聯想到小康在《愛情萬歲》侵入無人房屋的設計,角色遊走在城市中的場景或是房間內瑣碎的生活細節,還有動機不明確的角色和演員們沉默樸素的表演都和蔡導的作品頗多相似之處。不過觀後閱讀影展專刊中提到Pedro Costa其實是受到布列松風格的影響,一想也頗有道理。

雖然是貧民窟的故事,本片的攝影相當迷人,燈光與場景的質地,景框走位的精細設計可看出導演在視覺上下了不少功夫,破敗街景的運用讓我想到伊朗導演阿巴斯基亞羅斯塔米《何處是我朋友的家》的空間詩意,大量的環境聲響也成為很重要的風格元素。本片不只是貧困生活的紀實與社會階級的批判與人性描寫,故事隱去了許多角色的動機,令人玩味於人物間的曖昧情感。比如克勞蒂在男主角和蒂娜之間似是混雜著同性與異性的三角關係,之後克勞蒂介入了護士和男人之間,護士後來反過來介入了她和蒂娜的關係,甚至最後還和克勞蒂的丈夫上了床;不用說克勞蒂、她的丈夫和蒂娜又是另一個三角關係,如果再加上那位嬰兒,這樣的關係組合實在多到數不清。於是看到後來,圍繞在貧民窟內空間中人事情感慾望流轉的無以名狀成為了本片令我感到意外的動人命題。

(2015/7/3)

《骨未成灰》影评(四):天真的边缘和反抗的边缘皆已不在|评《骨未成灰》

在《骨未成灰》中,我们得以接触到在方泰尼亚人们的生活。作为里斯本周边的棚户区,居住在此的都是社会底层的居民。他们已经不再是愤怒的、具有潜在革命可能性的样子了,而是呈现出一种“溺亡者”的面孔,以至于你可以在认识他们中的一个后,马上认出来自那里的其他人。 由于破败逼仄的环境,在方泰尼亚,生活几乎没有个人的私领域。这体现于,偶尔就会从窗口撞见的做爱场面,和经由关不紧的窗户不胫而走的绯闻轶事中。然而,私领域的不在并未激发出一种共同体意识。反而在底层结构中间,复刻了整个社会的权力结构:克劳迪的父亲命令孩子把守大门,从而获得最大限度的私人空间。同样被复刻的,还有现代社会梳理、冷淡的人际关系。佩德罗·科斯塔并没有将底层想象为一片边缘的乐土。即使处于落后和破败之地,人类整体的生存危机也是在劫难逃。对于这些选择更少、处境更难的人们来说,这一危机就会导向更深重的绝望。 克劳迪和朋友靠在城市中作着清洁女工和餐厅招待,来维持生计。他们在两个对比明显的空间中转换:一个是棚户区逼仄的缺乏私领域的底层空间,一个是同样被切割的因而是分裂,但同时有是精致而冷淡的城市中产生活空间。这样的对立令人想起茂瑙的名片《最卑贱的人》:其中,雅宁斯穿着城市酒店的制服,神气地回到贫民窟,立马受到所有人的尊重。当时,底层人淳朴的天真和快乐仍是资本社会危机可能的出路。而如今,天真的边缘和反抗的边缘皆已不在。 如果说,中产阶级的护士也不得不面对无法摆脱的孤独和疏离,她至少还可以向更弱者施舍,从而获得某种微软而残忍的意义。在某个夜晚,戴上墨镜,来到贫民区,和一位初次见面的年轻黑人做爱,也算是一次冒险。而妓女能在无数麻木中的某次,重新体会到些许的快乐吗?或许买下一个孩子?相比之下,底层人则连虚妄的意义也无处可抓。他们的生活被简化为一次次相似的重复动作,比如蒂娜不断关闭着什么包括她的生命、他的男友不停喝水、爸爸的男孩一遍遍遵守着“爸爸不让你们进去”的命令。这些动作毫无生命力,甚至了解生命的动作都是那样安静和虚弱,似乎同饮水的动作无异。 人与人陷在永恒的孤独里,被抛弃于一些广角特写镜头的长长凝视中。克劳迪握过的两只手,都反过来重重地击打了她。布列松正是在这样的意义上来到电影之中。不同于将特写和局部作为一种抵消戏剧性地策略,佩德罗·科斯塔似乎在那些布列松式的镜头里注入了拯救的可能。布列松所谓的演员—模特,已然成为了现代的“孤独人”肖像。而克劳迪那张同时具有男性和女性特征的极为独特的面孔穿破了一张张如“溺亡者”般无差别的面孔,对于她身边的人一一进行了点亮。她作为一种现代新人的形象在影片中现身,并制造了这部被绝望气氛统治的电影中,为数不多的关于“笑”的时刻。而在那些布列松式的特写中,她握住身边人的手,或以几乎相同的力量锁上门,作为某种生命的发言。同样作为“新”的代表,婴儿带来一个无法解决的困境,既是希望也是负累。蒂娜的男友用手指掰下一点面包,或是沾几滴水,喂食婴儿。那是他眼泛柔情的时刻,生命力似乎积聚着回归的潜能。但是同时,也只有“甩掉”婴儿才能维系本就异常贫苦的生活。这样的困境让“新”的出现几乎不可能。 克劳迪是那个出路吗?可能是的。在影片最后,一次小小的事故让这个故事产生了难得的温情。然而,她却不得不面对生活更多的艰难,这种中性气质往往意味着同时是“父”和“母”。蒂娜透过门缝看着我们,过去她也曾这样看着克劳德。我们多希望她能期许些什么,然而我们无法满足她任何的期许。 整部电影似乎在说一个火光散尽的时刻,那些突然闪烁的只是幻光吗,又或者只是残留在我们视网膜上的记忆?

《骨未成灰》影评(五):是谁在敲骨吸髓

不知道为什么中文资料里会称这部影片为极简主义。从源流上说,这部影片显然是法国新浪潮和“直接电影”的后裔,跟后抽象表现主义基础上发展出来的极简主义视觉艺术完全没有任何美学上甚至意识形态上的关联。中国的所谓学院派不学无术咬文嚼字故作高深刻意拔高导演与其作品,权当你们是被学分和教职所迫,观者自不必理会,这部影片从任何角度上来说都完全不值一提不值一看。

普通观众通常不会喜欢这部影片,因为没有任何戏剧性,速度缓慢,人物对白被刻意削减,仅能听的清楚的只言半语也对剧情的理解无甚帮助,演员丑的吓人且表演僵硬,画面构图如果不是从事美术学习或工作也不大会去注意,那一片黑暗惨淡对普通观众来说不会有任何吸引力。所以这部影片的票房成绩根本不用提,但大家可能都会有一个观感:这样的影片可能会得奖吧。没错,这部影片是电影节影片,导演因屡获大奖成为葡萄牙最著名的导演。

故事讲的是一对住在贫民窟的年轻男女生了个孩子,孩子的母亲想弄死孩子未遂,孩子的父亲拿过孩子打算卖掉/送人,给了半天没给出去。故事完。这对男女还有一个共同的朋友,据推测好像是个女的,面相上真的很难辨别她是男是女,这个丑八怪跟这对年轻的父亲有恋人关系,跟年轻的母亲似乎也有同性之谊。导演反正不打算把故事讲清楚,观众也没有义务去探讨。

欧洲影评人为导演戴了很多高帽,无非是说他剖开了现实给人们看,让人们注意到世界里还有这么一个被遗忘的角落而这些人生活的何其悲惨云云。欧洲影评人和电影节高声赞颂导演对现实的大胆剖析和对政治的介入,可是导演剖开这现实对住在里斯本贫民窟里的这些当事人有什么帮助呢?伴随着导演和其作品取得的越来越多的国际关注,市政府很快拆除了这片贫民窟。拆除了这个被世界遗忘的角落,政府会给这些人安排更好更便宜的住宅吗,这些人的生活因为导演继而政府的关注而得到改善了吗?象那些站着说话不腰疼为导演大唱赞歌的影评人那样天真的人应该不多吧。显而易见这些失业者,毒贩子,非法移民从贫民窟里被驱逐,不得不寻找更偏远破败或者租金更贵的新住处。

据说导演带着摄影机每天扎在这贫民窟里拍摄他们的一举一动,拍摄一年,剪辑一年,熬制出自己的心血之作。导演说“这些人被所有事情愚弄,被土地,被魔鬼,被政府,但他们不会被电影愚弄,我努力做到尊重真实。在我看来他更像是一个寄生虫,附着在这些本已经形容枯槁的底层人的身上,用他们的骨头鲜血为自己榨制着名誉的光环。导演的介入与被呈现的真实根本没有任何意义,贫民窟里的这些当事人会感谢导演所作的吗?我们只听得到导演在艺术殿堂里为自己封神的阐述,而他镜头里的人全做了沉默的陪葬。也许不是,他的两位女主角,从悲惨三部曲的第一部开始就与导演合作,她们已经不是起初那个住在贫民窟里的瘾君子,性工作者和保姆保洁员,她们现在是演员,为一位伟大的葡萄牙导演工作。

电影在被发明之初就是奔着娱乐的方向去的,法国人发明了电影,在新浪潮之前他们将作为娱乐同时也作为艺术的电影发展的日臻完美。新浪潮的一帮臭小子们要在老一辈把持的电影行业里抢夺话语权和立足之地,他们将摄像机对准自己的时代,讲述自己的生活,他们在新的主题和资金限制下发展出新的电影美学。从这里打开电影介入时事与政治的口子,而此后世界的动荡让电影从业者发现电影不只是娱乐的工具,而可以作为斗争的武器。从此以法国人为首的欧洲人为电影开辟了若干条条狭窄的分支:为生活而艺术的作者电影,为艺术而艺术的实验电影,为政治而艺术的直接电影。这些狭窄的分支借艺术之名引无数人误入歧途,将原本用于娱乐的电影发展的越来越沉闷晦涩,远离大众。

艺术可以在艺术的道路上无所顾忌的狂奔,在最冒犯传统,最不被接受的情况下也无非是杜尚的小便池或者曼佐尼的大便那样的情况了。无论现代艺术如何大剌剌的宣扬自己隐藏在作品背后的“观念”与“意义”,这样的艺术品都很难对社会和大众产生什么影响。艺术家在批驳与讨伐下仍然可以获得金钱与名声。这是一条对任何人都不会带来伤害的艺术之路。但是艺术家如果关注艺术自身以外的东西,尤其是怀抱着各种人文激情介入到社会与政治生活的时候就需要格外当心。因为面对政治与社会,我们需要的是理性的分析和睿智的处理而非激情与冲动。激情在社会与政治方面起的作用永远是负面的,短暂的快意恩仇之后永远是后患无穷。比如德国那个热爱屠杀犹太人和瓦格纳的画家,更比如某国喜爱赋诗写词一生与所有一切斗其乐无穷的伟人。

我无法确定导演制作该片的目的是否真诚(不是刻意独树一帜要在电影节抓眼球)?他站在人性的至高点将现实剖开了展现给我们看到底是为什么?让观众分享他的人文关怀?推动社会力量去改善这些底层人的生活?有些人宣称自己只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但无法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说的坦诚而无辜,假如你的发现和提问只是高调提醒了政府将这些城市伤疤彻底驱逐清理,你是否认为闭上你的嘴对他们是更好的保护。这些没有话语权和立足之地的人们不需要脆弱敏感的艺术家的发现,新闻媒体会以恰当的身份和方式来发现他们。这些人没有能力参与艺术家泛滥的情感游戏,他们的人生不断象更黑暗肮脏的深处腐烂着,艺术家却要在他们那里寻找美的踪迹。有些艺术家就是这样,用各种美好伟大包装自己,其实他们是残忍的野蛮的愚蠢的,他们在原本已经一无所有的人身上敲骨吸髓。


本原创文章为短文网原创文章频道原创美文栏目收集自网络,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