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短文原创文章 原创美文 浏览原创文章内容

走出中世纪二集读后感锦集

shortarticle 短文网 2020-10-07 01:47:07 2

走出中世纪二集读后感锦集

《走出中世纪二集》是一本由朱维铮著作,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8.00元,页数:32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走出中世纪二集》精选点评:

●感觉比增订本好

●夫人帮手打的,哎哎

●飞机上读完。朱先生怪人怪论,却不乏真知灼见,眼光独到,同侪鲜匹。卷首接续上本书卷首的《走出中世纪—从晚明到晚清的历史断想》,六万多字,气象非凡,他所谓从历史陈述中找到历史实相的观念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又有篇文章奚落三百年来学人,可谓刻薄。唯一缺点就是太爱发牢骚了,反而不好。

●朱老师以小见大、从历史看历史的精神值得晚辈学习!

●未能一睹老师的风采,可惜了

●借阅于普陀图书馆。

●爱憎鲜明,议论犀利,读朱先生论政治与学术之文常有读高华《红太阳》之感。

●不知道为什么,第二集读起来更有亲切感啊

●没有读懂,我差的太远

●这本主要以人物为线索。激发起对近代史的兴趣。

《走出中世纪二集》读后感(一):铮言诤言

先生敢言,敢为诤言。

二十几年前《走出中世纪》初版时,我就买了。那时还在读高中,现在想来,当初虽读过几遍,但阅历既浅,必不能体会其中深意。

这次在书店翻到二集,当然要买下。二十年后,朱先生犀利依旧,敢言依旧。朱先生提倡以史论史,还原历史的本来面目,反对以论带史及至以论代史,在当下仍切中时弊。

中国断代史的传统,在民国以后中断了。清史仍为稿,民国史更是阙如。学术如果没有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只能做出“与时俱进”的东西来。论先行,史何存?

朱先生对康雍乾“盛世”绵密文网下清代经学和学者的分析,让人不胜唏嘘。现实是正在发生的历史。

看二集的跋,知道朱先生仍有数篇文章,恐过于敏感而未收入二集中,比如《海瑞罢官》批判史考证。希望不久能看到三集。

《走出中世纪二集》读后感(二):走出中世纪二集

《走出中世纪二集》(朱维铮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一版)

早年读过朱维铮先生的《走出中世纪》,印象极佳。后曾多次重读,受益匪浅。所以在书店里看到《走出中世纪二集》,便毫不犹豫地抓在手里。《走出中世纪二集》接续《走出中世纪》,继续作者的“从晚明到晚清的历史断想”,不过议论,较之《走出中世纪》,似乎少了一份锋芒。另外几篇如“梁启超和清学史”、“关于钱穆研究”、“百年来的韩愈”、“基督教与近代文化”诸篇用力甚深,讲究从历史本身说明历史,方法虽然保守,但却是做学问的基本门径。朱维铮先生一贯反对“以论代史”,但历史在中国,其实就是一种意识形态。“资治通鉴”四个字,已说尽了中国历史的真面目。《走出中世纪二集》最后一篇是“我的书架没有秘密:答记者问”,读之令人一快。一个真正的读书人,书架里都没有什么秘密,一切只不过是用心而已。

《走出中世纪二集》读后感(三):走出中世纪的阴霾

这本书最大的特点就是作者对历史研究的出发点——注重由历史本身来讲述历史,从第一手的材料着手,清理出内容来。基于此,本书读来不仅不会食之无味,反倒从蛛丝马迹、冲突的必然与偶然、追根溯源当中,人物凸现,历史波涛之沉浸,自有一番感慨和惊心动魄。

大约有些文章也是应媒体之约而写,措辞飞扬,读者若无一定学养会连续不上,所引用的一手资料若无阅读经验也无从判断,但听朱老讲述,跳跃之感明显,但逻辑清晰,言之确凿。再者,因是文集,藕断丝连,一脉相承,但毕竟缺乏一个细密的系统主线,然而,即便是这一颗颗大小不已的珍珠,串将起来,也能看出作者从现实体会出发,从治史的基本功出发,对中国这两百多年来的思潮、人物、事件进行的溯源和反省。

从来对历史的研究离不开当下,因为当下转瞬就是历史,今日与历史丝丝相扣——作者就是要努力把当下的那个藤蔓牵扯出来,把根子深挖出来——其矛头也直指政治体制的落后,归之于中世纪的社会特征,因未读一集,无从判断中世纪特征何为,但此概念非常震撼,有超现实的写实意味。

“落后就会挨打”?从当今看似定势和铁板一块的逻辑、思潮、标语中深挖根子,也就看出了荒谬感来。譬如一个韩愈,作为箭垛子,经过好几番折腾,每一番离不开径直拿来、为我所用的简单直接;又譬如基督教在中国近代的传播,它作为外来文化在中国所收到的待遇,恰好反衬出帝国的变迁——作者也说到了对清史、北洋政府、民国史写作的迫切——这对于一国的文化传统近乎一个可怕的缺失状态。

《走出中世纪二集》读后感(四):非近代史思维的近代史反思

朱先生的学术之路可以说非常坎坷,而这种波折反而历练出他的敢言与独到。先后师从陈守实与周予同先生,从事中国土地制度史和经学史的研究,为朱先生之后从事近代史研究打下极好的非近代史基础。另外,在文革中奉命点校章太炎等人的论著,以及亲身经历过这样大的社会运动,使得先生有着很好的历史感与文献基础。

用史学史方式剖析近代史。利用治上古史中史学史的方法去处理近代史的问题,并不简单,反而更难。因为这需要学者像对于上古史史料那般,熟悉与掌握近代史的史料,这种方式的研究过于考验学者的史学三才以及文献的阅读量。

强大的历史感带入近代史研究。朱先生在论述尹壮图嘉庆上疏求自改革时,将之比附九十五年后的戊戌变法,真是神来之笔。其实,在嘉庆朝的时候,自上而下均以面临着中国原本的体制问题,从戴震、洪亮吉到龚自珍无不感受到这种体制的不合理之处,之后的戊戌变法只不过是受到外部刺激之后的更为激烈的反映。

敢于大胆直言本质性的积弊。书中在《君子梦》、《清末的现代化思潮》等多处,均直接的提出政治制度是限制中国发展的根本性问题,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注意。但就是这么简单的一点,又有多少学者能鲜明地指出呢?

开风气而不为师。在《梁启超和顷学史》一文中,直接指出关于梁启超的研究中未来的创新增长点在哪里,即对梁启超中年从政十年历史的鲜少讨论。如此种种,在书中还有许多。

对于公案的一针见血,庖丁解牛。书中对于五四运动导火索的挖掘、对韩愈被过去百年不断被塑造与批判的梳理,对龚橙与火烧圆明园关系的考证、对郭沫若指责胡适不懂卜辞金文的辨析、对于蔡元培是否聘任过马一浮北大文科学长的考据等等,无不精彩至极。

我并不把朱先生仅仅当作近代史学人,虽然其近代史方面的成就卓越,也最引人注目。他是一名身怀绝技的学者,是一名敢怒敢言的学者,是一名非典型的近代史学者。

《走出中世纪二集》读后感(五):读朱维铮《走出中世纪二集》

下午在季风书店翻了翻朱维铮先生的《走出中世纪二集》,原来朱先生这个“中世纪”,是用来代替“封建社会”的,倒是很聪明。

不过朱先生似乎特别喜欢看人家的日记,前此读顾颉刚日记读出些名堂,便“急吼吼”(沪语,谓急不可耐)在《上海书评》上将顾先生给蒋公献鼎谀辞的事儿数落了一番,没成想这按语加得却又出了纰漏,反倒给他人抓了把柄,瞽叟复明,这抓虫小计终有些力不从心。

这本二集里便收录了多篇读前辈学者日记回忆录而成的文字,匆匆读过,有些印象的是一篇读杨树达先生《积微居日记》的,拈出其中两则故事,敷衍成文。一则说杨树达与杨荣国之仇隙,一则叙杨树达私议陈寅恪。杨树达与杨荣国之私怨,前此曾在黄永年先生《学苑零拾》中读过,再次读到,倒不觉新鲜。二杨相争,原是为了杨荣国之学术水平不高,论文错漏百出,而惹得杨树达先生心生怨言,继而发之为文,递了御状,然则太祖本有意借彼杨氏之笔伐孔,故而此杨氏之口也就不得不堵一堵了。朱先生择选日记的功夫巧妙,按语加得到位,二杨相争事,俨然给他看出了太祖治人心术,不愧是历练过风浪的。至于后一则杨树达与陈寅恪先生的故事,恕小子愚鲁,倒真看不出太多微言大义,大略是说些彼时不重视史学,将学者作傀儡之类的话吧,末了感叹杨树达先生死在五六,未逢五七,更躲过十年浩劫云云,久闻朱先生敢讲话,果然名不虚传。

朱先生恭为经学史大师,对晚清学术史颇有心得。书中述及钱穆、梁启超诸位前辈先贤,倒还不至不恭,至于提到康南海,则照例要口诛笔伐一番。翻到说马一浮一篇,却真是有一说一,毫不留情。只读过一本马氏选集(刘梦溪主编的中国现代学术经典丛书中的《马一浮集》),便能够指出马氏学术种种硬伤,兼及其人身上诸般传说之不确,然而究其实质,实是对马一浮曾为蒋公“帝师”之事的针砭。

关于大师之辩,今年因文怀沙事,一时热闹非凡,这一点朱先生倒也有先见之明,于两年前便有一篇关于大师名实之辩的宏文,附于书中述及钱穆学术成就的一文之后。文中顺带随手纠正了新旧辞海关于“大师”一词注解之不确不实,指出其朔源之时引班固《汉书》而不引司马迁《史记》之谬,这倒是有道理的。班固抄太史公,这是尽人皆知之事,郑樵更有一龙一猪之喻,吕思勉先生在《三国史话》中也大为鄙夷班固其人,莫非《辞海》诸位编辑不曾有此“耳食”?顺带一提,于书中多篇文内读到“耳食”一词,先是不解,后则恍悟,此即沪语所谓“嚼舌头”产物也。说回大师之辩的宏文,朱先生考“大师”二字,谓其本意只是上了年纪的经师罢了,后佛教自西土东来,大师转而为高僧之谓,至于今日之所谓在学术上有所成就而为大众普遍景仰之学者专家云云,实已背离“大师”本意。至于今日何人可称大师,以何标准界定,则朱先生宏文论述甚详,诸君自行观览为宜。不过钱穆先生的史学大师地位,朱先生倒是承认了的。

最后说一说朱先生荐书之事。南方周末副刊有“秘密书架”一栏,向其约稿,朱先生回信答曰“我的书架没有秘密”。不过好歹在引述了鲁迅先生的“从来没有留心过,所以现在说不出”后,还是推荐了一本,乃是其留校任教之初始阅,煌煌巨著,马克思之《资本论》。至于何以身为经学史家而推荐《资本论》,思及其“马克思主义经学史”云云,想来就可以明白,无需赘言的。


本原创文章为短文网原创文章频道原创美文栏目收集自网络,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