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短文原创文章 原创美文 浏览原创文章内容

《失乐园》读后感锦集

shortarticle 短文网 2020-10-07 02:34:03 1

《失乐园》读后感锦集

《失乐园》是一本由约翰·弥尔顿著作,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出版的356图书,本书定价:42.00元,页数:2007-1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失乐园》精选点评:

●这版多雷插图的画本一直存在于我的宗教情结之中.当然还有梦里.

●据说原版读着比较美,有空翻来看看。以哲学的角度看,撒旦还挺逗的,就像个心高气傲,有点才华的不羁人类。

●没看完,多雷赞

●学期末的论文写的是这本失乐园。在这一本里,撒旦的戏份似乎超过了真正的主角亚当,可以看出弥尔顿在这个人物上倾注的心血。要想写出一个“好”的角色,我们的方法只有把感受经历过的,了解知晓的“好”在其中延伸,显然,我们无法想象一个远比自己“好”的人的感受。所以,这里的撒旦,是由作者心里的撒旦塑造的,正如我们接受这个角色,是我们每个人心里的撒旦接受了这个撒旦。赞颂撒旦的世界,就是赞颂一个充满谎言,幻想,自不量力和狂妄自大的世界,而这种赞颂,是极有可能的。实际上,每个人无时不刻的都在接近撒旦之岛,揭示出这一切让我们感到悲哀。但人类不能逃避这长诗给人的直接冲击,认知并直视,也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意义所在。

●还行吧,中英双语的。。不过古英文实在看不懂= =。。朱维之翻译的质量有保证。插图还是不看为好。。看了局限思路

●想读朱维之版本的。

●插图精美(主要是冲着插图去的)。印刷错误多。翻译也就一般而已

●T-T。

●啊哟我擦…实在是读不下去了…打五星的哥们和我是一个版本的书吗…(国内居然也能有Gustav Doré的插图版了…其实大诗人William Blake也给这部反神曲作过插画,什么时候国内也得一见就是书友的福气了。)

●气势磅礴,真正是伟大史诗。写亚当夏娃的那条线,不如写撒旦的那条:叛乱失败后被打入深渊的撒旦,不仅没有从此驯顺,反而放言“与其在天堂里做奴隶,倒不如在地狱里称王。”这是将邪恶化为壮美的铿锵有力之声。而他打算诱惑亚当、夏娃之时,又陷入突然的疑虑、恐惧、悔恨之中,“他不能踏出地狱一步,正像他不能远离他自己……”绝望的激情仿佛出自弥尔顿本人的呼喊。所以布莱克会说弥尔顿“成了魔鬼党而不自知”。弥尔顿讲述的是基督教的故事,字句间却多处引用古希腊典故,直接继承了荷马;他不是以一位清教徒的精神,而是以两千年多前那位盲诗人的精神在写《失乐园》。

《失乐园》读后感(一):读《失乐园》有感

这本书就是《圣经》的一个章节。上帝册封神子基督为新一届天神,授予基督与自己同等的权利。这让撒旦等天使不满。于是以撒旦为首的天使和以基督为首的天使大战,撒旦大军被打入地狱,受尽烈火焚身。撒旦不甘被打败,冲出地狱,寻找上帝创造的新世界,化作蛇用诡计诱使夏娃偷吃知识树上的果实,亚当不愿夏娃独自受罚,也吃下了果实。自此以后,人类就能分辨善恶,但生命有限。不过,这本书是很早就写就的,有些简单。如撒旦与神子大战,上帝有绝对力量打败他,撒旦又何必与之一战。同样的,撒旦好歹也是反叛者的首领,在身居天使时也有一定的地位,会被天使先锋打伤。

《失乐园》读后感(二):为什么读不下去的四个理由

大概再过几年看会有不同的感觉吧。翻译的很不错,译本也能这么有诗意真的很好。吸引我来读的是看了一本冰岛作家的书,书中一个主人公就是因为读这本《失乐园》入了迷,出海时忘了带防水御寒服,被冻死在海上,所以我对这本《失乐园》很好奇。但我没有读完,一是对上帝亚当夏娃这种史诗真的无感;二是主要宣扬的思想是与反对势力顽强斗争,要坚定信念,有种在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感觉,这些基本的价值观我在15岁的时候感觉已经形成了,在我人生现在这个阶段,你再让我读这类书,我大概是不会读了;三是,虽然没读完,但是译者已经在序里介绍了弥尔顿生平和他这部作品整个思路架构,我已经达到了读这本书的目的,并且了解到了这本书对一个20多岁男孩的吸引力,也明白了男主人公为何会那么入迷这本书;四是电子书的排版和插图清晰度,让我读的真的很累。目前看到撒旦刚遇到亚当夏娃,还没有到诱惑他们吃禁果。下次想读的时候还会读的。

《失乐园》读后感(三):支离破碎的译文

不想对朱先生大不敬,可先生的确把一篇妙文译得支离破碎

比如第4页

----

是你啊!这是何等的坠落!

何等的变化啊!你原来住在

光明的乐土,全身披覆着

无比的光辉,胜过群星的灿烂;

你曾和我结成同盟,同心同气,

同一希望,在光荣的大事业中

和我在一起。现在,我们是从

何等高的高天上,沦落到了

何等深的深渊呀!他握有雷霆,

确是强大,谁知道这凶恶的

武器竟有那么大的威力呢?

可是,那威力,那强有力的

胜利者的狂暴,都不能

叫我懊丧,或者叫我改变初衷,

虽然外表的光彩改变了

-----

朱先生在开篇的序说:

韵脚是野蛮时代的一种发明,用以点缀卑陋的材料和残缺的音步。

韵脚在一切灵敏的耳朵听来,并没有真正音乐的快感。

悦耳的音乐在于和谐的拍子,配上适当的音节,从一个诗节到一个诗节的推移中,在字里行间给人的各种快感,并不在于句尾音韵的雷同。

-----

可在我看来,Milton原文当然是悦耳的乐章。

朱先生的译文却是“残缺的音步”。

一味地要排斥“雷同”,反使自己的译文变得“野蛮”。不忍卒读。

也许朱先生把译出了每个词语,却失了气势。

也许朱先生的用词华丽,却要由一个口吃的他乡人念出。

《失乐园》读后感(四):勘誤

勘誤,英文以此本為標準:

Jonh Milton ,Complete poems and major prose, ed. by Merritt Y. Hughes, The Macmillan Publishing Company, 1985.

70

第三卷第145行,多了一句that Man should find grace,原文應是:

Thy sovran sentence, that Man should find grace;

For which both Heav'n and Earth shall high extol

96

第四卷第106行英文漏行,原文應是

All hope excluded thus, behold instead

Of us out-cast, exil'd, his new delight,

Mankind created, and for him this World.

97

第四卷第136行英文漏行,原文應是

Of a steep wilderness, whose hairie sides

With thicket overgrown, grottesque and wild,

Access deni'd; and over head up grew

《失乐园》读后感(五):人类没有错

人类的出现带着杂质 一些必要的杂质已使得人类知道自己是存在体 而不是任何权势的附庸 这些也可能是人类即将变的丰富而让上帝觉得把握不住我们的理由 这些杂质更多的是以一种摸不着的形态存在的 诸如情感 知识等等 在上帝看来 情感和知识是人类走向堕落和拥有苦难的根源 究竟是人类扼杀了自己的舒适空洞的命运 还是上帝的狭隘和自私阻碍它的思维 最终人类还是以自己的方式选择了自己的路

上帝单方面认为亚当和夏娃已经被撒旦灌输了虚伪 背叛等罪恶 但是它并不知道这些其实不是黑暗的源头 是它的个体意志掩盖了理性的自由 要知道没有两面性的人也只是行尸走肉而已 缺少了另一面都是悲剧 然而《失乐园》中的撒旦和上帝似乎都被赋予了两面性 宗教中单纯的神性被更多两面性 也就是后来的人性所替代 但是上帝却不愿流露出两面性 它需要的一种服从 甚至是一种绝对的服从 它的仁慈的光华其实只是一种手段

人类最初的反抗是怀疑和自我保护 他们没有想去伤害任何一方 他们怀疑上帝的同时 其实也是在怀疑自己 他们在得知自己光着身体的时候 只是想得要身体的遮蔽

进而反抗变为求知欲和探索 人类只是在路上走着 但是上帝还是以自己的思维去为维护自己的权威 漫天的洪水 摧毁巴别塔等等例子 但这些并没有阻碍人类前行的脚步 回望这些脚步 人类当初的选择是正确的 因为现在人类终于知道 上帝其实并不真实地存在于我们 它的存在是依赖于人类自己 精神层面的东西 往往是支撑人类的最后归宿 上帝 撒旦 孰重孰轻 其实人类早有定数


本原创文章为短文网原创文章频道原创美文栏目收集自网络,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