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短文原创文章 原创美文 浏览原创文章内容

《哈吉穆拉特》经典读后感有感

shortarticle 短文网 2020-11-18 00:00:23 14

《哈吉穆拉特》经典读后感有感

《哈吉穆拉特》是一本由列夫·托尔斯泰著作,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7.00元,页数:54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哈吉穆拉特》精选点评:

●一个作家的晚年总是充满了了固执的思考,毋宁说到了晚年更悲天悯人,也更无能为力。

●“舞会以后”好像是我看得第一篇托尔斯泰小说。

●牛蒡花……我七岁读的故事,一直记得

●托尔斯泰中短篇小说集。其中最爱的是「哈吉穆拉特」和「假息票」,还有后面未完稿的回忆录。朴实的语言风格,一个个生动鲜活的人物形象在托尔斯泰笔下被刻画的淋漓尽致。很真实

●好久没看过老托,他还是这么棒……我还是这么爱他嗯

●假息票不错 但这本说教的地方很多 虽是好的说教 三星半

●实在看不完了 但是记得牛蒡花

●充满道德说教,托尔斯泰应该在1890年死去。

●重读高中的书

●确实充满道德说教,不过说教质量极高,在我看来远高于《克鲁采奏鸣曲》和《复活》。《我梦见了什么》和《假息票》都是神作。

《哈吉穆拉特》读后感(一):长短评

《哈吉·穆拉特》是一部历史小说,我们看到是否符合历史真实并不重要,是否符合人性真实才是最为关键的。“托尔斯泰十分仔细地让事实准确无误,他以文字来装扮哈吉·穆拉特,不允许笔下英雄的光辉形象蒙上残暴或野心的阴影。”历史上的哈吉·穆拉特要复杂得多。

托尔斯泰几乎不用任何特别和抽象的描写,只是一些平常的字句结合到一起。主要人物通过信件、自叙、事件交待他们的经历和性格。次要人物自然而然提及,偶尔荡开一笔进行补充。托尔斯泰一开始费劲心思写了一个眼神明亮的小男孩,之后让他被俄国人杀死。帝王传记让人憎恶的原因之一,在于几乎不描写战争的残酷。

“故事中既无惊奇也无意外的转折;托尔斯泰确实常常让我们预先知道将要发生什么。”而且常常将结果放在一个出乎意料的地方,上一节还在描绘哈吉·穆拉特对于逃亡的准备,他让人去备马。下一节转而描绘俄罗斯士兵“富有诗意的部队生活”,然后一个哥萨克带来一个袋子,里面装着哈吉·穆拉特的人头。还有《战争与和平》里彼佳的死亡,不少老兵希望自己死在战场上,最好是最后一场战役的最后一颗子弹,但对于一个急于上阵的16岁年轻伯爵,他的生命尚未绽放就已经凋零,他骑着马向前冲锋,“却奇怪而快速地舞动双手,越来越向马鞍的一侧倾斜”,“哥萨克们看到,他的手和脚都很快地抽搐着,头却一动不动。子弹打穿了他的脑袋”,就在下一句,不是下一节,下一段,就是紧跟着的下一句,“一个军衔最高的法国军官用长剑挑着手绢从屋后出来,向多洛霍夫宣布法军投降”,而在彼佳“解救出来的俘虏中有皮埃尔·别祖霍夫”。

《哈吉穆拉特》读后感(二):无愧为列夫·托尔斯泰杰出的中篇

仅仅是一个中篇,但照样证明了列夫·托尔斯泰的不朽。

小说的确有一些问题,但是瑕不掩瑜:

它的开篇太精彩了,看上去再平常不过,可是以朴素的观点,拉开了这部微型史诗的序幕;

在情节深入的过程中,加入了若干侧面描写,山民的爱戴,随从的忠心,俄国人对他的态度,这更好的烘托主人公的形象;

除了作者招牌式的平静、真实、细腻的描写外,作者还加入了大量的对比和反讽,主要是来攻击沙俄的残暴行为和攻击沙皇的(军官的生活对比山民的生活和士兵的命运,沙皇的生活和哈吉·穆拉特的无助,沙俄军队对山民的攻击。。。),在作品中太多了,一些很妙,一些则值得商榷。对于文坛大家来说,这样的刻画还是生硬了些,但是再次烘托了英雄人物,加强了作品的生命力;

结尾看上去很突兀,不是英雄史诗么,怎么能这样结尾呢?可是作者的目的还是很明确:以此来攻击沙皇,抨击沙俄。此外,在手法上,不同于大多数的歌颂英雄人物的作品,他快速收尾,却并非草率,用一个悲剧以小见大,使小说更具有艺术性和攻击性。(如果是大团圆的结局,那在同类作品中反而是平平无奇了),这也体现了小说体裁的优势:在创作上小说有着别的体裁无法比拟的灵活性。

很多人,特别是年轻人反感托尔斯泰主义,反感他的世界观,可是,试着去理解托尔斯泰,不光是他的才华,他的写作技巧,他对世界的感悟也会使人受益良多:

“多么顽强啊!”我想。“人类战胜了一切,消灭了亿万棵草木,但这一棵始终没有屈服。”!!!

——牛蒡花尚且如此,而哈吉·穆拉特在世间也是渺小的,可他始终没有屈服,这又突出了他的英雄形象。

这个故事通篇又印证了开篇作者的这一感叹,作者首尾呼应,而当你读完了全文,看完了种种事件,各个人物的鲜活形象,他们的所作所为,这时再回过头来再读这个看似平淡的开篇,社会之大,自然之无穷,命运之无常,生命之脆弱,人类之残忍,人的意志之顽强,。。。好像都包括在其中了,我们在《战争与和平》中也会这般感慨;可本篇中用来作总结的,却仅仅是一棵卑微的牛蒡花,这部中篇当中,托尔斯泰没有宏大的叙事,没有玩弄任何文字游戏,写得这么朴实,甚至没有用多少笔墨,却这么感人,又回味无穷,尽显大家风范(这才是文学的魅力)。看似平淡,却是作者大声的呐喊和最有力的谴责,托尔斯泰主义在这样平淡而深刻的呼应中,得到了强有力的宣扬。

某种程度上,不是主人公,而是列夫·托尔斯泰的雄辩更有英雄气慨。

打四星是因为作品的某些缺陷使它不可能是满分或是接近满分,实际上这部小说应该是4星半左右的水平(但是没法给出这个分数),豆瓣上的均分差不多是恰当的。

《哈吉穆拉特》读后感(三):舞会之后和哈吉穆拉特

托尔斯泰有篇不长的小说,叫《舞会之后》,写于1903年,故事非常简单,写了一个年轻的小伙儿,参加首席贵族家里的舞会,在舞会上他爱上了首席贵族的女儿,爱得神魂颠倒如醉如痴,舞会结束以后,小伙子从舞会里走出来,路过一个操场,在体罚士兵,托尔斯泰很详细地描写了体罚的过程,大冬天,那个鞑靼士兵裸露着脊背,边挨打边抽抽着求饶,说兄弟行行好吧,但是用刑的人不理他,一棍子一棍子打下去: 这是一个斑斑驳驳的、湿淋淋的、紫红的、奇形怪状的东西,我简直不相信这是人的躯体。 “‘天啊。’铁匠在我身边说道。 我非常难形容这个小伙子看到这一幕的感受。一个人的肉体,被活活折磨成一块儿血肉模糊的东西。而且赶巧不巧地是,用刑的人是那位首席贵族,他看到了小伙子,假装没看到,吼着说“再来几条军棍”,小伙子觉得很难堪,但那位上校还是威风凛凛地。事后小伙子就再也没有去过那位上校家中,没追求事业,也没追求爱情,因为后来发生的这件事把前面的爱火全部抵消了。这篇小说是没有结局的,小伙子到了小说的结尾,也想不明白这件事,为什么一个所谓的体面人可以那么残忍地对待那个小士兵? 我说托尔斯泰不重视技重视道的意思就是这样,托尔斯泰写小说不太重技术,《舞会之后》和《两个骠骑兵》的结构都是一前一后两个对比一个转折就写完了,中篇名篇《伊凡伊里奇》有个倒叙,《哈吉穆拉特》按照顺序一层一层写哈吉穆拉特来到俄罗斯这边产生的影响,他的花活儿很少,不像法国作家擅长工笔,一层一层细描,木心先生说托尔斯泰写小说像魏碑,他写小说笨,且力沉。托尔斯泰写小说很关心他问题的答案,当然他老人家也不机灵,闷头钻,所以小说后来越写越不招人喜欢。像《舞会之后》托尔斯泰就是问了个非常简单的问题: “你们说,人自己无法分清什么是好,什么是坏,问题全在于环境,环境摆布人。可我认为全在于机遇。。。” 小说里面的小伙子非常费解,为什么所谓的文明人可以那么残忍?尤其是他看到的肉体的那幕,和他参加的灯红酒绿的舞会差异太大了,为什么会这样?这篇小说写成的时候,托翁75了,还是很困惑于善和恶的分别,像他年轻时那样。托翁的很多小说,你都可以读到一双年轻人困惑的眼睛,这个世界很大很大很大,人很多很多很多,但是富人很残忍,穷人逆来顺受。从他开始写小说就如此,他算不上聪明,不是个很好的贵族,很好的丈夫,他总是想做点什么,然后受挫,又被赶回来,做得称职的确实不多,但我还是感佩于他写小说的心和想法,他不懂,会试着去问。从这个角度你才能理解为什么托尔斯泰放着好好的老爷不当,偏偏要讴歌农民,偏偏想要让自己变得和庄稼汉一样。当然,农民也不理解他,所以托尔斯泰很孤独。 托翁为什么写哈吉穆拉特也不像布鲁姆揣测得那么卑琐,托翁写那篇小说主旨是反战,开头的象征就说了,为什么一个好好的好汉就被你们弄死了呢?托翁赞美俄罗斯人民反抗拿破仑侵略,但是不赞成俄罗斯侵略高加索地区,所以他要写一个对面的人,一个高傲的人,血白白溅在地上。我记得非常清楚的一幕,就是他写到快结尾的部分的时候,一群俄罗斯士兵拿着哈吉穆拉特的头唱歌跳舞,他们之前还和哈吉穆拉特称兄道弟,杀死他以后就这样,一个妇女看到这一幕的时候,说,你们都是刽子手,人死了,应该埋在地里,你们为什么要这样作弄他?然后这篇小说你去读战争对上中下层的影响,士兵被打死了家里人还不知道,沙皇得意洋洋地想着今天晚上要见哪个情妇,托尔斯泰的态度是很明显的,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他写作强大的地方确实像荷马,包括战争场面到士兵家人场面的切换对比,包括写人被打死在地上流血的场面,还有我前面说到的侮辱尸体的场面,伊利亚特里赫克托耳的场面也是这样的,他不同荷马的地方呢,就是看到了战争残忍的那面,而且同情人。用薇依的话说: 力量,就是把任何人变成顺服它的物。当力量施行到底时,它把人变成纯粹意义的物,因为,它把人变成一具尸体。原本有个人,但瞬息之间,不再有人。 不去随随便便打发笔下的次要人物和小人物,不是才华这两个字可以概括的。

《哈吉穆拉特》读后感(四):被蹂躏的牛蒡花

读完《哈吉穆拉特》之后,我非常喜欢哈吉穆拉特这个人物,正如托尔斯泰成功地塑造了安娜这个令人难忘的人物一样,他笔下的哈吉穆拉特也久久萦怀于我心。哈吉穆拉特待人的亲切友善、处事的不卑不亢,还有在战斗中的英勇机敏,让我印象深刻。我想,这大概也与哈吉穆拉特信仰伊斯兰教有关,正是这种信仰让他成为一个正直、友善、自尊、自爱、自信的高贵的人。

然而,像他这样正直、友善、有谋有略、骁勇善战的人,也只不过是各民族之间斗争的一颗棋子,最后都在各方的博弈和扯皮中终于牺牲了,真是令人掩卷长叹。

托尔斯泰写得真好,抄录一些对哈吉穆拉特的描绘:

哈吉穆拉特的言行和外貌:

为首的那人相貌堂堂,骑一匹白鬃骏马,身穿白色契尔克斯外套,头戴连头巾的皮高帽,带着镶金武器。他就是哈吉穆拉特。他骑马来到波尔多拉茨面前,对他说了几句鞑靼话。波尔多拉茨扬起双眉,摊开双手表示不懂,微微一笑。哈吉穆拉特也报以微笑。他的笑容天真无邪,使波尔多拉茨感到惊讶......他面前的却是个笑眯眯和蔼可亲的人,好像是个老朋友,而不是陌生人。他身上只有一个特点,就是那双距离很宽的眼睛镇定沉着而又富有洞察力地打量着人家的眼睛。P49----哈吉穆拉特的亲切。

哈吉穆拉特的仪表和风度都使公爵夫人喜欢。当公爵夫人把她那又大又白的手伸给他的时候,他的脸刷地红了。这使她更加喜欢他...他略懂俄语,但不会说。当他没听懂的时候,他就微微一笑。----哈吉穆拉特的彬彬有礼。

哈吉穆拉特带着东方穆斯林特有的庄重神态,不仅没有露出惊讶的神色,而且显得十分冷淡。看完第一幕,他就站起来,若无其事地向观众扫了一眼,走出去,引起全场的注意。P74--------哈吉穆拉特的不卑不亢!

别人对哈吉穆拉特的评价:“他在我们家住了一个星期,只看到他好的,没看到他坏的,”玛莉亚说,“人又和气又聪明,又通情达理。”

哈吉穆拉特对自己的自信:

哈吉穆拉特一贯相信自己的好运。他不论想做什么事,总是充满信心。事实上他也总能成功。在他那充满狂风暴雨的战斗生涯中,情况往往是这样,难得有例外。P44

最后是哈吉穆拉特的死:

往事像一幅幅图画异常迅速地在他头脑里交替出现。他忽而看见大力士阿布农察尔汗一只手托住被砍得挂下来的脸颊,一只手拿短剑向敌人扑去;忽而看见苍白虚弱、满脸奸相的老伏隆卓夫,还听见他那微弱的声音;忽而看见儿子尤素福,忽而看见妻子苏菲阿特,忽而看见他仇人沙米里苍白的脸、褐色的大胡子和眯缝的眼睛。

-----------可怜的哈吉穆拉特,临死时看到也都是他的仇人、都是些战斗的场面,而且,没有一个亲人在旁边。他的一生,其实就是战斗的一生,因为他的出生决定了这一切。自己的民族被毁灭,他无所依靠,能靠的,只有他自己的机敏、勇敢和他的和善,还有他高贵的品质。他诚心诚意地投诚俄罗斯,换来的却还是对方的猜疑,还不断拖延去拯救他的家人。其实,在我看来,那些俄国人根本就不打算拯救他的家人,他们只想利用他。而哈吉穆拉特在看清了这一点之后,毫不犹豫地孤注一掷。由此可见他的勇气和背水一战的决心。最后,也许可以说结局早已注定,因为他的势单力薄,因为他的腹背受敌,更因为他的孤立无援。唉。真是令人扼腕叹息。这么英勇、机灵又善战的人才,就这样被杀害了。而正是因为俄国那些权贵之间的相互扯皮而不肯出兵相救、还有敌人的残忍,才会使哈吉穆拉特走上这条不归路。深深地叹息。

下面抄写他死前的一些回想:“往事一幕幕在他头脑里掠过,但他对此已无动于衷:没有遗憾,没有仇恨,也没有愿望。这一切,同此刻在他身上发生的事相比,对他来说真是太渺小了。”

“他一动不动,但还有感觉。加治阿加第一个跑到他跟前,拿一把大短剑向他的头扎去,他还以为有人拿锤子敲他的头,但他不知道这是谁干的,为什么要这样干。这是他头脑里最后的意识。以后就再也没有知觉了。”-------------是的,他死了。而敌后方的他的家人尚不知,还以为他这个大家心目中的大英雄一定会拼尽全力去营救他们,却不知他们已经完全失去了这棵他们可以依靠的大树。

在最后,哈吉穆拉特死的时候,作者就写了两句话:

“夜莺在射击的时候沉默了一阵,这时又鸣叫起来,先是近处的一只,然后远处的几只也跟着叫了。”

“对了,就是那朵在翻耕过的田野上被蹂躏的牛蒡花使我想起了哈吉穆拉特的死。”

-------------两句话而已,但整个场景的肃穆和悲凉从此深深地铭刻在我心上。我想,这就是艺术!

《哈吉穆拉特》读后感(五):托尔斯泰是一位有思想的艺术家、博学的艺术大师

列夫·托尔斯泰(Lev Tolstoy),俄国作家、思想家,19世纪末20世纪初最伟大的文学家,19世纪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他被称颂为具有“最清醒的现实主义”的“天才艺术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也创作了大量的童话,是大多数人所崇拜的对象。他的作品描写了俄国革命时的人民的顽强抗争,因此被称为“俄国十月革命的镜子”列宁曾称赞他创作了世界文学中“第一流”的作品。托尔斯泰主义是托尔斯泰的宗教思想和宗教观的代名词。在托尔斯泰的思想中,除了对现实的无情批判以外,还热切引导大家“道德自我完善”、悔罪、拯救灵魂、禁欲主义、“勿以暴力抗恶”等观点,宣扬一种属于托尔斯泰自己的宗教“博爱”思想,人们称之为“托尔斯泰主义”。

在世界文学的巍巍群山中,堪与莎士比亚、歌德这几座高峰并肩而立的俄国作家当首推列夫·托尔斯泰。托尔斯泰是一位有思想的艺术家,也是一位博学的艺术大师。他的作品展现的社会画面之广阔,蕴含的思想之丰饶,融会的艺术、语言、哲学、历史、民俗乃至自然科学等各种知识之广博,常常令人望洋兴叹。他的三部鸿篇巨著无疑代表了19世纪世界现实主义文学的最高水平。

《安娜·卡列尼娜》是他的一部既美不胜收而又博大精深的巨著,先后描写了150多个人物,是一部社会百科全书式的作品。这部小说的初步创作不过仅用了短短的50天时间便得以完成,然而托尔斯泰很不满意,他又花费了数十倍的时间来不断修正,前后经过12次大的改动,迟至4年之后才正式出版。这时,小说废弃的手稿高达1米多!"全部都应当改写,再改写",这是托尔斯泰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显然,一部《安娜·卡列尼娜》与其说是写出来的,不如说是改出来的。

《安娜·卡列尼娜》巨大的思想和艺术价值,使得这部巨著一发表便引起巨大社会反响。据同代人称,它不啻是引起了“一场真正的社会大爆炸”,它的各个章节都引起了整个社会的“跷足”注视,及无休无止的“议论、推崇、非难和争吵,仿佛事情关涉到每个人最切身的问题”。但不久,社会就公认它是一部了不起的巨著,它所达到的高度是俄国文学从未达到过的。伟大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兴奋地评论道:"这是一部尽善尽美的艺术杰作,现代欧洲文学中没有一部同类的东西可以和它相比!"100多年来,《安娜·卡列尼娜》的巨大成功不断地得到人们的肯定与高度推崇,它的成就和影响无疑是空前的。它把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推向了最高峰,树起了一面高耸入云的丰碑。另一方面,人们又把《安娜·卡列尼娜》当做俄国19世纪现实的教科书。俄国革命的领导人列宁曾反复阅读过《安娜·卡列尼娜》,以至把封皮都弄得起皱了。他说:“托尔斯泰在自己的作品里能提出这么多重大的问题,能达到这样大的艺术力量,使他的作品在世界文学中占了一个第一流的位子。”列夫·托尔斯泰被列宁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被称颂为具有“最清醒的现实主义”的“天才艺术家”。100多年来各国作家按自己的理解把安娜搬上舞台、银幕、荧光屏。

托尔斯泰的文章和论著保存至今的共290篇,已完成的164篇,构成他的文学遗产的重要部分。政论性的论文占大多数,其写作始于青年时代。60至70年代写过关于教育问题和关于萨马拉饥荒的论文。最有意义的是世界观激变以后的文章。《教条神学研究》(1879~1880)、《我的信仰是什么?》(1882~1884)、《教会和政府》(1885~1886)等,揭露官方教会是“有产者政权”的婢女,并宣传新的基督教的世界观;《那么我们该怎么办?》(1882~1886)、《天国在您心中》(1890~1893)和《当代的奴隶制》(1899~1900)等文指出资本主义制度实即奴隶制,而工厂奴隶制是土地奴隶制的直接后果;国家是保卫有产者并压迫人民的工具;私有制则是“战争、死刑、法庭、奢侈、淫荡、凶杀和使人毁灭”的万恶之源。在90年代初俄国许多省份受灾时,他写了《论饥荒》(1891)、《可怕的问题》(1891)和《饥荒抑或不是饥荒》(1898),指出当时饥荒的严重性,并断言“人民之所以饥饿,是由于我们吃得太饱”,应该“从人民的脖子上爬下来”,把土地等归还他们。在1905年革命的时期,他宣称自愿充当“从事农业的一亿人民的辩护士”,写了《论俄国的社会运动》、《深重的罪孽》、《致农民的论土地的信》(均1905)等文,认为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土地问题。而在《关于莫斯科的调查》(1882)、《唯一的手段》(1901)、《论俄国革命的意义》(1906)和《究竟该怎么办?》(1906)等文中还陈述城市下层的贫困境况和工人的沉重劳动。此外还有一些反对侵略战争和军国主义的文章。这些论文否定一切国家暴力,倡导人们的团结、爱的作用和自我修身等。托尔斯泰早期写过文学论文,如《人们为什么写作》(1851)肯定文学的崇高使命;《在俄罗斯文学爱好者协会上的讲话》(1859)反对暴露文学,但仍主张文学应当适应社会的要求。在60至70年代的论文中,主要强调应为人民而写作。最值得注意的是晚年的论著。《莫泊桑文集序》(1894)要求忠于现实主义艺术的原则;要求作家对所描写的事物抱道德的态度,明确“善和恶之间的区别”。《什么是艺术》(1897~1898)批判“现实主义”的美学观点,指出当时一些美学理论为统治阶级的口味进行辩解的实质,揭示颓废派艺术反人民的本性及其哲学思想基础;同时提出艺术是人们交流感情的工具的论点。这些论著都阐明作者后期关于艺术实质和作用、形式和内容的关系、艺术的道德意义等问题的见解,后两部同时要求文艺传达宗教意识。

托尔斯泰是伟大的思想家和艺术家。从他的创作初期开始,特别在60年代以后,他始终不渝地真诚地寻求接近人民的道路,“追根究底”地要找出群众灾难的真实原因,认真地思考祖国的命运和未来,因此,他的艺术视野达到罕有的广度,在自己作品中能够反映1861年农奴制废除后到1905年革命之间的重要社会现象,提出这个转折时期很多的“重大问题”。托尔斯泰的伟大,主要还由于他以天才艺术家所特有的力量,创作了无与伦比的俄国生活的图画,而那些“重大问题”大多就是在“图画”中艺术地提出来的。

列夫·托尔斯泰是现实主义的顶峰之一。他的文学传统不仅通过高尔基而为苏联作家所继承,在世界文学中也有其巨大影响。从19世纪60年代起,他的作品开始在英、德等国翻译出版。19世纪70至80年代之交以《战争与和平》的法译本出版获得国际上第一流作家的声誉,成为当时欧美的“俄国热”的主要对象。80至90年代法、英等国最早论述他的评论家,都承认他的现实主义创作对自己国家文学的振兴作用。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成长的进步作家法朗士、罗曼·罗兰、亨利希·曼和托马斯·曼、德莱塞、伯纳·萧、高尔斯华绥以及其他欧美作家和亚洲作家都受到他的熏陶。


本原创文章为短文网原创文章频道原创美文栏目收集自网络,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