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短文原创文章 原创美文 浏览原创文章内容

汉字王国的读后感大全

shortarticle 短文网 2020-10-07 11:45:27 2

汉字王国的读后感大全

《汉字王国》是一本由 林西莉著作,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6.00元,页数:40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汉字王国》精选点评:

●汉语真不难学喔

●关键是她做了这件事,非常可敬。

●作为本专业的内容 她更使我产生兴趣 作者写作的手法就留下许多空间让自我探索 超爱 爱汉字! 又买了中华书局的说文和一本书了解汉字。 为趣味汉字准备了10课时,3个阶层的教案。但是支教团队被调剂到更适合我的调研分队。 对汉字的爱永远不变!!!

●很好的书,享受汉字的美

●时而幼稚可笑,时而胡搅蛮缠,时而出奇制胜。

●卜:最开始念噗,甲骨裂痕的声音。字面也是甲骨裂痕的意思。瑞典汉字研究者的浅显介绍,文笔中渗透着70-80年代的前市场时代的温情。偶尔会有些忍俊不禁。mzd生日,南方人私底下吃面条过节。

●看见了外国人对于汉学的热爱。看见了专注于做一件事的力量。 作为华夏儿女的我们也需要追根溯源。

●认识中国的文化,可以从文字开始。由此想到目前存在的简体与繁体汉字,可知,简体字会让文字的历史进一步割裂。

●2010年底买,2015年底一阅,2017年初二阅,从一个个汉字的角度分门别类地描绘一幅幅汉文化的王国画面,趣味盎然。一个外国人能写成这样,不容易,有些观点印证了自己的认识,有些观点第一次听说,都很有趣,还可再看。

●了解母语的好书

《汉字王国》读后感(一):原来如此

看这本书的过程,是一个不停的发现“原来如此”的过程。我们大概很少有机会去了解日常书写的文字背后所蕴含的思想。学习一门语言,其实是学习一种思考方式。那些汉字的背后,是他们对于自身和世界,最直接,也是最精炼的理解。

这本书最大的好处就是列出了每个字所对应的甲骨文和金文。在阅读的过程中,真正能够体会到,汉字为什么是象形文字,也能够体会到,古人的洞察力和智慧。

《汉字王国》读后感(二):有趣味的书

《汉字王国》表面看是讲汉字的起源,实际揭示并解决了中国书画同源这一问题。书法和绘画在源头以相同的表现方式记录着大千世界,从而影响并决定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感性形象思维)。书法到后来更抽象,美术到后来更具象【西画】。为了书写的方便书法用笔越来越简练单一,往往只用一到两只笔,绘画为了有更多的表达效果笔和笔法往往更多,更多工具使得表现空间更大更丰富。

《汉字王国》读后感(三):8 2 开

喜欢书封面,估计是结绳记事的一个图形吧,内容没有挑剔,不愧是8年的历程才整理好的,配的图也很好。

才注意到汉字是这么好懂有趣,以前很少听过,也没有多大注意。

也有一番阅读的趣味历经。一般在地铁上看,在10号线上有两个人因这本书还和我搭讪了,前者是京师大学堂甲骨文研究院的副院长,老先生还递给我一张名片,另一个估计是个平面设计师。

如果能在排版上面更好些就好了, 还有纸张的选用。(类似于设计中的设计,设计的觉醒那样的) 阅读起来会很舒服。

《汉字王国》读后感(四):《汉字王国》阅读小组

因为工作的关系,一直非常关于孩子们的英语阅读培养,不知不觉中却也发现我们总是忽略了更美的东西,那就是我们自己的文化。

直到有一天张老师推荐了汉字王国,才发现汉字有多美,背后有那么多我们的哲学和文化。

所以和张老师一起组织了汉字王国阅读小组,希望能和大家一起阅读这本书,一起静下心来了解我们自己的文化。

有兴趣的同志可以加我个人微信@siva_s,3月15日就要开始正式阅读了。

期间张老师会为大家做一些解读,他是北师大哲学博士,也是个真正能够潜心阅读和做学问的人。

欢迎一起。

《汉字王国》读后感(五):反思与开拓

林西莉是一个心思很细腻的人。在当时很多人对汉字都还没有那么丰富的体验与理解的时候,她一个外国人就对汉字有了那么深的了解,用通俗朴实的语言,宣扬了中国的汉字文化,这是一个非常让人惊叹的事情。 我接触过许多学习汉语的外国学生。有的人对汉字非常喜欢,因为他们觉得汉字非常美丽;同时觉得英文非常无聊,英文的文字非常的没有意思。我们这些对汉字已经司空见惯了的人。似乎很少会在去探究它这个字内部意义是些什么。 中国人是一个非常容易对自己的文化感到骄傲的民族,很多时候会带有一种迷之优越感。虽然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中国文化确实是在人类历史发展长河中的佼佼者。但是我们也还是有许多需要向别人学习的地方。我们需要想这些外国友人们学习。探究自己祖源的锲而不舍的毅力,我们对自己的了解究竟有多少?中华文化中值得我们去发扬,去探索的东西还有很多。

但另外一方面,中国人又是一个比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更容易向后看而不是向前看的民族。我们太过于骄傲,太过于热爱自己的传统文化。有的时候往往却忽略了向别人学习,创新的基因常常是缺乏的。我们需要用新的视角在旧事物上找到新的创新点,让其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本原创文章为短文网原创文章频道原创美文栏目收集自网络,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