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短文高考 观后感 浏览高考内容

西域生死书读后感10篇

shortarticle 短文网 2021-01-13 16:28:38 6

西域生死书读后感10篇

《西域生死书》是一本由瓦尔著作,武汉出版社出版的323图书,本书定价:28.00元,页数:2011-1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西域生死书》读后感(一):有文化思考

我们老师推荐的书,网购了一本。一晚上读完的,想说的是不仅故事精彩,故事里流露出来的对人类命运的思考,对草原文化的反思都很耐人寻味,很和我的口味,很喜欢!

但是看到故事结尾,似乎还留有下文,有新的悬念,不知道什么时候可以出续集?

《西域生死书》读后感(二):还不错

感觉是和以前看过的悬疑探险类小说很不一样,不过感觉很吸引人,故事也很感人,喜欢。

我在网上还搜到这本书的有声版本,下载来听了一遍,感觉音乐配得不错,但是演播水平有点差,差点意思啊呵呵。

我喜欢的情节,主要男主人公和女王在山谷战斗猛犸象那一段,还有雪山冰封木乃伊那一段,红柳娃那一段,不仅很偶创意,确实也很刺激惊险。

《西域生死书》读后感(三):远古的新疆历史

在教科书或者电视节目中我们几乎接触不到新疆的历史,即使是原住民族语言学校的教科书也只是把汉语教科书翻译了一遍,因为涉及不到当地历史或者历史演变过程,让大多数同学对历史失去了兴趣。但是维吾尔作家瓦尔的这本《西域生死书》通过一桩看似离奇的案件来穿插中国和新疆周围的一些国家之间的联系,并且间接的讲述了远古欧亚大陆各民族的演变历程和联系,本书逻辑独特,通俗易懂,情节生动有趣。

《西域生死书》读后感(四):这才是真实的新疆

我只喜欢讲述真相的书,喜欢充满真情实感的书,喜欢有画面感的书。

我觉得《西域生死书》真正做到了,至少这本书在意象性语言这方面是出类拔萃的,很具有电影蒙太奇般的感染力。文字灵动鲜活,总是出现读者意想不到的惊喜。

对于书里面描写的古代历史,也因为有了国内外一流学者的文献索引,显得真实可信,也能够看到许多国内看不到的神秘内幕。总之,如果你是真正对古代新疆历史、文化、人种、风俗感兴趣,而且对文学有一定欣赏能力的话,这本书不可不读!

《西域生死书》读后感(五):自己来宣传下

自己来推荐,说点什么好呢?

1、写这本书的初衷,原本只是想理清西域远古时期的神秘历史和文化,但随着股市深入,也觉得有必要关注一些人文关怀;

2、部分章节借助了电影蒙太奇表现手法,力争在写作手法上有新意;

3、顺便也是一本对草原游牧文化的反思和纪念;

4、写的时候时刻提醒自己,不仅仅要将一个好看的故事,还应该有一点点慈悲和怜悯之心;

5、这本书,还是适合真正对新疆古代神秘文化感兴趣的人,如果纯粹为了寻找刺激的,就可以绕道了。

《西域生死书》读后感(六):像看大片一样

都说考古专业不是显学,可是这本书给轻视考古学的人上了一课。

我大学专业学的就是考古,虽然毕业转行,但骨子里面仍旧很喜爱过去那些尘封的古物,还有那些不为人知的历史信息。看《西域生死书》的同时,不禁让我很兴奋·,同时又让我觉得考古其实也可以做的很悬疑,很商业!这本书最大的特点是运用了电影语言来讲故事,非常具有画面感,一幕幕情景真实、细致,有蒙太奇剪切式的精彩效应,我只能说作者非常了解读者心理,才能写出这样的故事。力荐一次吧,一般的书俺还真就不太看得上~~~

《西域生死书》读后感(七):重新认识新疆

说实话,以前多次在书店看到这本书,但是因为封面比较平淡所以一直没有注意到它,一直到我的同学向我郑重推荐。

我是土生土长的新疆人,也是新疆的原住民。由于民族血统的原因,我从小一直非常关注新疆的民族演变历史。但是说实话,从课本以及电视里面能够得到的信息都非常有限,一涉及到远古时期就说不清楚,或者说写的不明不白让人看了也看不太懂。

这本小说最了不起的地方我觉得就是讲清楚了新疆的远古历史,从地名、人名的考证,从考古文物的比较方面,都让我大大开阔了眼界,也对自己民族的起源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了解。这里要非常感谢小说的作者瓦尔,是一个知识非常渊博的学者。

另外让我思考的就是,我们游牧文化的兴衰变迁,在历史长河中我们得到的还有逝去的,我们的荣光和鲜血流淌在一起,真理和自由才是唯一的归宿。

学习,值得每一个游牧民族的子孙们学习!

《西域生死书》读后感(八):史学中的文学精品

作为一名大学历史教师,长期以来的困惑是教材过于枯燥乏味,通常引不起学生浓烈的兴趣,每当遇到死记硬背的细节,台下昏昏然欲睡者甚众。

读《西域生死书》对我而言实乃偶然,是我的一位专修西域史的学生几次三番向我力荐,因而忍不住拿过来一阅。刚开始以为就是一般的悬疑小说,无非胡编一些惊险刺激的情节,不过觉得故事编的尚有可圈可点之处,也被激发起一些好奇心。但是随着阅读的深入,我发现此书作者必定在新疆远古考古、人类学研究领域有相当深厚的造诣,不仅故事涉及到的考古材料都有据可查,还很详细给出来中外文献的作者和出处,引用的国外文献资料有的甚至出自蜚声世界的学术泰斗之手,不仅开拓了我的个人眼界,也对我国的西域历史研究提供了全新的探讨思路,这一点尤为难能可贵。

最后想说说故事浸透出的人文情怀,作者一直着力强调作为“人”这种高级生物必须保有两种基本品质,那就是爱与慈悲。这是很开放的胸怀和灵性体认,无疑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作者在书中对于人类文明演进的思考,对于人类族群和睦团结的心理基础都做了精到的评述。

总而言之,对喜爱历史的人来说,是一部很好看的经典教材,对普通读书消遣者来说,也是一本精彩的悬疑小说,读之幸甚。

《西域生死书》读后感(九):草原民族的前世与今生

关于新疆的草原游牧民族,一直以来在我大脑中始终有挥之不去的疑团。有太多悬而未决的稳态,太多剪不断理还乱的思绪。

为何会如此呢?因为我国的汉语历史资料,历来对北方游牧民族的记述比较混乱,可能不同的朝代,不同的历史时期,史料中的名称都大不相同。比如说“蒙古”,这个概念其实很玩的时候才出现,但是古代跟它有关的族群,可能就包括东胡、鲜卑、契丹、柔然……等等,只不过时间地点不同罢了。

另外,过去我一直认为丝绸之路是西汉时期张骞“凿空”之后才出现的,其实不是。早在公元前2000年,北方的欧亚草原地带就出现了一条连接东西方文明的“青铜之路”,而且其物质文化水平还非常的灿烂,这些都是从我看完这本《西域生死书》之后,才真正了解到的。

个人谈谈看完这本书以后的最大感受吧:

首先它是小说体,故事不仅跌宕起伏,还有很深的悬念感,读起来欲罢不能的体验,非常过瘾。

其次,是这本书的文笔非常有特点,比通俗文学更有文化底蕴,有文字的美感,读起来也是一种享受。

第三,是这本书最闪光的地方,就是基本完全脱离了我们过去所知道的,我国古代非常有限的历史记载,大量引用了近30年以来国际上关于新疆的最新考古学、人类学专业文献,其中也有许多国际知名的专家学者,提出惊人的结论。读完这本书,我对人类东西方文明的交流史,东西方文化的融合历史,有了脱胎换骨的颠覆性认识。

第四,对人性深层次的触动,这本书是具有灵性的。一般来说,优秀的文学作品,其中描写的不应该是仅仅限于某一个群落,或者一部分人,一个民族的人的事情,优秀的作品描写的,应该是整个人类的集体无意识。这个观点也是著名作家贾平凹先生提出的,《西域生死书》对于反思人类的生存方式,生存态度,以及对掠夺、征服、以及人类和平与爱这些观念的理解,都达到了其他同类作品没有的新高度。

最后,我想总结的是,这本书还是非常适合真正想要了解新疆历史前世今生的人阅读,非常物超所值。

《西域生死书》读后感(十):远古的虫洞——推荐《西域生死书》的七条理由

1、创意点绝妙:奥运赛场一支忽然偏转的箭,一桩离奇命案,引发一连串时空连锁反应,从北京到西域、从当今到远古,纵贯欧亚大陆的千万年历史,如同神箭射出了一个故事虫洞,凿出一条奇幻深邃的人类历史秘道。

2、复合性写作:考古学实证、人类学勾联、西域文化探源、奇幻故事虚构、悬疑探险揭秘,像夜光杯里,调配出一杯古今变幻、东西叠汇的葡萄美酒,朵颐!

3、元素混搭效应:中华武术、萨满巫术、西域探险、神秘遗址、上古传说、离奇谜案、诡异现象、人种变异……古老、时尚、本土、异域,种种元素,在故事虫洞里,混搭拼贴,又天然和谐,美妙的阅读化学反应。

4、人类史视野:国人往往局限于两种视野——传统的中国中心主义、现代的西方中心主义,链接欧亚两大文化板块的西域,则长期被忽视淡忘。目力所及,《西域生死书》几乎是第一部摆脱两个中心立场的汉语小说,立足西域,在上古欧亚交流史的文化考古中,打破了区域、国别、民族的文化屏障,让视野得以拓展和开放。

5、立体综合素养:作者瓦尔身为哈萨克族,天然禀有一种浪漫纯粹的独特性情;多年深研考古,对西域文化拥有深切、扎实而又开放的体认;专修英语专业,又具备了西方、现代的视野;从事影视艺术职业,对美与时尚,触觉敏锐;长期坚持汉语写作,文笔精确优美……跨越东西、兼具古今,融合民族与国际,作为写作人,素养得天独厚。

6、双重写作路线:中国畅销小说的写作有两条大道,一是复古化,二是国际化。《西域生死书》的题材同时天然具备两大特征——小说中人物,有中华武术世家、北京国际刑警、蒙古国际侦探、法国考古学家、萨满巫师……组成国际化人物团队;同时,穿越时光虫洞,又将视线引至上古西域的神秘历史,在悠久古老之中,又敞开一个上古的“国际化”大背景。

7、耐心纯净的书写:文如其人并非总是有效,但《西域生死书》是个明证。字里行间,能清晰感受到作者的写作心境,是把这部小说当作精美工艺品细细打磨,词句优美、结构精妙、情节流畅。尤其是文中时时流露出的情感,真诚、柔软、善良,不论对男女情感、自然景物,还是人类的命运,都饱含深情,令人感动


本高考为短文网高考频道观后感栏目收集自网络,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相关阅读

最新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