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短文原创文章 原创美文 浏览原创文章内容

《剑桥艺术史:19世纪艺术》读后感精选

shortarticle 短文网 2020-09-30 21:59:11 14

《剑桥艺术史:19世纪艺术》读后感精选

《剑桥艺术史:19世纪艺术》是一本由唐纳德·雷诺兹著作,译林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5.00元,页数:137,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剑桥艺术史:19世纪艺术》精选点评:

●19世纪复杂的社会政治文化变迁之下,产生了丰富的艺术流派和运动,我个人很喜欢浪漫派的风景画和工业革命带来的工艺美术运动。书中对作品的辨析简洁而切中要害,让人深受启发。

●高更也好,凡高也罢都太过简略了

●可能想涵盖的内容过多,所以基本都是蜻蜓点水。很多内容缺少配图,还要上网自己查,有些还查不到

●作者每个派别都说了一点,所以都很大略,另外这一本的图片编辑很不认真!图片位置乱放,而且文中很多重要图片都没有。篇幅有限,不好展开吧可能是。新艺术运动的图片和样例都没有代表性,算了算了,就这样了。。。这个剑桥系列,看下来也就一两本可以

●内容较为充实,但配图较少。

●新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掐吗?论崇高的伯克影响了威廉布莱克?和几个画作?拜伦勋爵讲过淫荡的皇帝萨达那帕勒斯的故事,诗《萨达那帕勒斯》给本世纪的宠儿德拉克洛瓦的画影响。培根职与趣合何其乐也。库尔贝画室。罗塞蒂喜欢布莱克。前派的莫里斯怎么社会社会了?金黑色之夜的颜色稀奇叹稀奇!美国惠斯勒创作的孔雀厅有凤来仪!!瓷国公主。莫罗的莎乐美。最爱的19世纪。是约瑟凡·佩拉当双性人。

● 喜欢戈雅和罗丹这两位恐怖艺术先驱 后印象派的几个人因为看了《梵高传》还挺亲切的 提奥真爱

●19世纪艺术蕴育了很多流派,艺术家从各个历史时期的艺术品汲取灵感,探索新风格。很多艺术家和流派间互相影响,加上工业革命的开始,形成了艺术形式最为多样的一个时期。

●开始精彩了!

●就像2001太空漫游最后部分,艺术史达到了高潮!

《剑桥艺术史:19世纪艺术》读后感(一):总归是英国人的视角

感觉还是太简单的介绍,入门级或大众级。对于很多艺术家的介绍也是蜻蜓点水,作品的选录也不太多,而且很多画和雕塑不太清楚,可惜。

英国人写的总是偏重英语国家的艺术家,而19世纪恰恰是大陆国家人才倍出。光法国,其实就可以写上一大本。

羡慕法国的小朋友,可以去博物馆美术馆上课,从小接触真迹。

《剑桥艺术史:19世纪艺术》读后感(二):美中不足

可惜一点,书中提及的人名缺少英文或者对应的法语德语写法。因为中译的外国人名是没有一个特别明确的标准的,不同书籍中人名的译法并不同,所以常常让人觉得对不上号。

现在就发现这么多。

可惜一点,书中提及的人名缺少英文或者对应的法语德语写法。因为中译的外国人名是没有一个特别明确的标准的,不同书籍中人名的译法并不同,所以常常让人觉得对不上号。

现在就发现这么多。

《剑桥艺术史:19世纪艺术》读后感(三):不比不知道

十多年前买过一套三册七卷的《剑桥艺术史》(中国青年出版社),这次又买了译林出版社2009的新版。两相比较,发现以下问题:

1、2009年的译林版在三册七卷的基础上直接改成了一卷一册,加上原中青版附录中的绘画欣赏部分,共8册,总定价180元(网上当然基本能买到去掉零头的那个价)是1994年中青版90元左右定价的一倍,其实比起其他商品的通胀程度,这点差距不算神马。

2、中青版中古希腊罗马和中世纪前两部分的译者为罗通秀,其余八分之六的翻译由钱乘旦完成,署名是二人合译。而新的译林版全部由钱乘旦一人翻译,署名也只有钱一人,两个版本的前两部分我比较了一下,译笔确实不同,这之中必有故事,感兴趣者可去探究。

3、老的中青版装帧朴素,甚至有些简陋,纸张差、印刷模糊。译林版改为大开本,装帧、印刷和用纸也更加讲究,原来的很多黑白图都换成了彩色的,这一点对于这类图书无疑是迈了一大步,虽然它仍然不能令你十分满意。

话说回来,无论是那个版本,这都是一套值得推荐的好书。

《剑桥艺术史:19世纪艺术》读后感(四):一点想法

每个时代的艺术,就一定程度而言,正应验了Hegel的观点:即在否定之否定中完成某种上升。罗可可在18世纪大行其道,进入19世纪,反对那种轻佻的画风的创作风气也应运而生,并且实现了超越——那就是新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在这一百年中脱颖而出。

这是一个视觉艺术与审美复古的时代。所谓新古典主义,是指以明快的直线条、光滑的塑像式造型和分明轮廓中使用厚重色彩为内容,有意识地选择对象并表达健康的个性与道德感的创作潮流。这些新古典主义的作品,也像古罗马作品一样,意欲表达某种普遍和永恒的价值。质朴和庄严肃穆体现了他们对艺术源流的关照和高尚的艺术情趣。路易·大卫的《苏格拉底之死》就传达出某种崇高与神圣。这幅画中存在着一些现实真相的错误如古罗马拱形门的构造;但这不妨碍作品的艺术价值。用宗教的“画像法”来描绘非宗教的题材,这可被视作一种创举,然12门徒和“最后的晚餐”式的构图,更升华了苏格拉底为真理殉道的崇高。

浪漫主义这样的称呼其实并不稳妥。我们说有这样一种创作潮流,莫不如说艺术家们有渴望表达自己激烈而热情奔放的情感需求。体现在作品中,就洋溢着新时代的欢快。德拉克罗瓦、安格尔、戈雅等都是这个时期有代表性的艺术家。

艺术的感染力——我视之为艺术的灵魂。艺术作品如果丧失了感动观众的作用,那在现在这样一个时代,照片完全可以取代绘画。

而当我一路走来,似乎看见了“艺术死了”的无奈。有太多的艺术作品在形式上无法完成对前人的超越,《瞭望塔中的阿波罗》被多少雕塑家争相模仿,成为塑造男性形象的模范,终难逃脱原型的桎梏;《美地奇的维纳斯》又被多少画家模仿,成为艺术上难以摆脱的范式?有范式好啊,后来的艺术家,不需要太多的天才,只要勤奋临摹,中能完成艺术外形的高超。但正像我上面提到的,艺术的灵魂是感染力,模仿——终究不能达成对人内心震撼的结果。还记得巴洛克的风气刚盛行的时候,竟能出现在画前晕厥这样不可思议的事情——艺术家触及了人们深层的灵魂啊!

所以这样看来,无论是什么主义,都不能代表艺术作品的程度。但某些主义倒确实对生活产生了影响。比如罗可可“风景如画”原则的影响下,纽约的“中央公园”就这样被建立起来了。

而到了后来,印象派似乎又是在浪漫派基础上的新超越。但其实印象派是源自现实主义的。印象派将绘画从学院式中解放了出来,并遵循“印象即永恒”的思维导向、“色彩和谐理论”,热衷于记录光色的明暗变化。莫奈1869年的《浅滩》和德加否有争议的《晨浴》应该都不陌生。时间轴再拉长,拿撒勒画派、拉斐尔前派、工艺美术运动、新艺术、象征主义和幻象派艺术等等真是纷乱了人们眼睛。

只有在后期印象派中,我才发现了我所向往了美,只因为他——文森特·梵·高——尽管后期印象派最后走向了象征派。梵高是孤独的,不理解他的人只说他是割掉自己耳朵的疯子;只有那些仰望星空默默流泪的人,才能发现一颗过早陨落的天才的心。

星期二,梵高死在他兄弟怀里。提奥始终未能从悲伤中恢复出来,五个月后,他在荷兰去世,年仅三十三岁。

提奥的死对于先锋派画家是一个损失,因为他懂他们的画,也知道如何招徕顾客,让他们理解后期印象派在19世纪末这个艺术转变时期所能做出的贡献。

想起毛姆的小说《月亮与六便士》——我们不懂艺术家,艺术家也不屑解释。

《剑桥艺术史:19世纪艺术》读后感(五):自然与人的情绪表达美的感受。

19世纪的艺术,从新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开始,过度到新现实主义,以印象派运动为契机,发展了新的艺术形式。《剑桥艺术史:19世纪艺术》的作者主要介绍了这个时期的雕塑和绘画,内在的讲述逻辑是“艺术如何一步步发展至此”:艺术家和艺术家之间有交流,作品和作品之间便有了链接,即便有“印象派运动”这种不被当下主流学院派艺术认可的艺术形式,最终作品的线条、色彩、构图等重要因素的发展仍有迹可循。当然,对现时代的我们而言,19世纪的艺术是另一个璀璨的时期,其中每位画家、每个画派都值得细细研究。

从文艺复兴开始,古典主题与造型就一直是视觉艺术的基本特色。但新古典主义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有意识地选择对象,既排斥洛可可的浅薄,也否定巴洛克以假乱真的错觉构图。艺术家通过健康的理性和强烈的道德感,对希腊罗马文物中代表着高尚美德的形象加以复原并改造,由此而试图改造世界。这种为崇高的道德目标而否定洛可可的轻浮和巴洛克式狂暴的现象,在某些历史学家看来,正反映着18世纪末启蒙运动的理想已达到最高境界。

在雕塑方面,19世纪的艺术家对洛可可风格中所谓的轻佻与缺乏理性作出反应,试图在美学中树立真实、纯洁与庄严这些特质,他们认为这些品质都表现在古代最优秀的作品中。此外,恢复这些古典形式还有伦理方面的目的,即在纯洁艺术的同时纯洁社会。雕塑家要阐释人的精神需要,阐释他最细腻的感情,甚至他含糊的追求,和他对道德美与智慧美的看法。

浪漫主义雕塑与新古典主义雕塑的不同之处在于,它的主题表现热烈的感情,它的风格具有强烈而带夸张色彩的动作特征,往往用类似于速写的技巧加以表达。

其实我之前一直看不懂雕塑,只能感到大理石质地的压迫感。古代雕塑家在表现人类肉体时能够取得丰富多彩的表面效应与纹理,这在我看来,似乎是不可理解的。后来知道,雕塑的迷人之处在于本身就是物质(石头)和精神(作品)之间的纠缠。

在表达人类最崇高的追求时,感觉(真实)与灵魂(理想)是融合的。

关于19世纪的风景画,作者谈到,“人必须与自然相结合,自然与人的情绪及美的感受相关联,这些认识,现在清楚地表现在艺术家的尝试中,他们要表达对乡村的感受,而不是单纯对它加以摹拟;他们要传递对某一特定地区的情趣,而不是对整个自然的情感。”

对比此时期的透纳和康斯特布尔,一个擅长写形传神,一个擅长捕捉瞬间。但后者的画提出一个问题:“如何才能出乎其外?”每一件简单而转瞬即逝的事情中都有愉悦,也有持久的回报,这在事情发生时也许并不能充分被人意识到。但康斯特布尔的画却表明:在某种意义上,经验超越现状,引向追忆,哪怕仅此而已也罢。

这让我思考:在欣赏艺术时,能否把时代自身的局限性完全考虑进来?估计是不可能的。最有名的例子就是19世纪的“印象派”。比如看库尔贝的《村姑》这幅画,现在我们知道,巧妙地运用风景中的形象,以突出绘画中的社会意义,这种做法确实有效;但在库尔贝的时代,评论家认为他的画既丑又俗。他们不赞同他对传统风景画的否定,由于他不肯在画面上安放理想的人物和历史的题材,他在1852年巴黎美展上着实招致尖厉的批。这种不被当下文化环境重视的现象历史上屡见不鲜,是否有什么办法可以减少这种观赏的“局限性”呢?

印象派,广义地说,这个词用来指画家在观察某一作画对象时所取得的第一个视觉影像。在这个意义上,它也用来指画家在画布上成功地捕捉到的整体效果。在狭义然而是较精确的意义上,学院把这个词当作“构思图”的同义语,也就是即兴自发的草图。在学院传统中,这种草图向来就只是完成绘画的一个步骤,因此,展出一幅在评论家看来只是草图的作品,就被看作不尊重学院关于正确地素描、造型与润饰的标准。

起初,印象派最关心的是:光照在自然物体表面时所引起的持续变化效应,以及如何将这种感觉转为绘画。这导致他们去分析局部色彩,即在始终变化的光照下自然物体的颜色。虽然他们发现局部色彩是由不止一种颜色组成的,观察到这一点并不是什么新鲜事;但他们对这种现象异常地关注,因而发展出独特的风格,即破碎的笔触和纯色的并列。

虽然印象派作品源出于现实主义画家的作品,但在一个重要方面却与它们很不相同——印象派主要感兴趣的是按照他们的观察准确地描绘对自然界的观感,并不想传递丝毫社会或道德信息。


本原创文章为短文网原创文章频道原创美文栏目收集自网络,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相关阅读